[發明專利]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37447.7 | 申請日: | 201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2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江四九;李新通;崔元如;徐思明;房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紡海天染織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83 | 分類號: | C08G18/83;C08G18/64;C08G81/00;D06M15/653;D06M10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26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硅 改性 聚氨酯 合成 方法 | ||
1.一種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使端含氫硅油與乙烯基聚醚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接枝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
步驟(2),將所述第一中間體與異氰酸酯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
步驟(3),將所述第二中間體與封端劑進行反應,得到封端型有機硅改性聚氨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端含氫硅油與乙烯基聚醚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接枝反應,具體包括:將所述端含氫硅油和所述乙烯基聚醚按1∶1.8~2.4的摩爾比加入到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60~100℃,再加入催化劑,反應2~6小時后,得到第一中間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將所述第一中間體與異氰酸酯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具體包括:將所述第一中間體升溫至50~80℃,加入所述異氰酸酯反應2~6小時,所述異氰酸酯的摩爾量為所述端含氫硅油的1.1~1.4倍,反應完成后得到所述第二中間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驟(3)中將所述第二中間體與封端劑進行反應,具體包括:將所述第二中間體升溫至50~80℃,滴加所述封端劑反應2~6小時,所述封端劑的摩爾量為所述端含氫硅油的0.1~0.4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端含氫硅油包括端含氫甲基硅油、端含氫乙基硅油、端含氫苯基硅油中的一種或多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乙烯基聚醚的結構為CH2=CH-(CH2CH2O)n-OH或CH2=C(CH3)-(CH2CH2O)n-OH。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催化劑為氯鉑酸催化劑或卡式鉑金催化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HMDI)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及所述異氰酸酯的多聚體中的一種或多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封端劑為環己酮肟、甲乙酮肟、乙酰乙酸乙酯、亞硫酸氫鈉、己內酰胺或β-丙內酯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紡海天染織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光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紡海天染織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744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腦桌
- 下一篇:條帶電子元件激光打標自動送料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