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近紅外光吸收玻璃、元件及濾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036856.5 | 申請日: | 201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3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李小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3/247 | 分類號: | C03C3/247;C03C4/08;G02B5/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蒲敏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光吸收 玻璃 元件 濾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近紅外光吸收玻璃、近紅外光吸收元件以及近紅外光吸收濾光器。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色靈敏度修正的近紅外光吸收濾光器用、耐失透性能優良的近紅外光吸收玻璃,以及由該玻璃構成的近紅外光吸收元件以及濾光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用于數碼照相機及VTR照相機的CCD、CMOS等半導體攝像元件的光譜靈敏度,普及到從可視領域開始1100nm附近的近紅外領域,使用吸收近紅外領域光的濾光器可以得到近似于人的視感度。因此,色靈敏度修正用濾光器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對用于制造此類濾光器的近紅外光吸收功能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此類玻璃具有在可視域優異的透過特性。
現有技術中,近紅外線吸收玻璃是通過在磷酸鹽玻璃或氟磷酸鹽玻璃中添加Cu2+來制造近紅外光吸收玻璃。但是相對氟磷酸鹽玻璃而言,磷酸鹽玻璃化學穩定性較差,玻璃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玻璃表面會產生龜裂和白濁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優越的耐失透性和在可視域優異透過特性的近紅外光吸收玻璃、元件及濾光器。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近紅外光吸收玻璃,所述近紅外光吸收玻璃的厚度為1mm時,在波長400nm透射率顯示大于80%,在波長500nm透射率顯示大于85%,所述近紅外光吸收玻璃的析晶上限溫度在650℃以下,所述近紅外光吸收玻璃含有用陽離子表示的P5+、Al3+、Li+、R2+及Cu2+,所述R2+代表Mg2+、Ca2+、Sr2+和Ba2+,且R2+含量為30-65%,同時含有用陰離子表示的O2-及F-。
進一步的,所述近紅外光吸收玻璃厚度為1mm時,在波長400nm透射率顯示大于88%,在波長500nm透射率顯示大于90%,所述近紅外光吸收玻璃的析晶上限溫度在600℃以下。
進一步的,含有15-35%的P5+;5-20%的Al3+;1-30%的Li+;0-10%的Na+;0-3%的K+;0.1-8%的Cu2+;R2+含量為30-65%。
進一步的,含有20-30%的P5+;10-15%的Al3+;1-20%的Li+;0-5%的Na+;0-3%的K+;1.2-5%的Cu2+;R2+含量為40-65%。
進一步的,含有21-25%的P5+;10-15%的Al3+;2-10%的Li+;0.5-3%的Na+;1.8-3%的Cu2+;R2+含量為54-65%。
進一步的,含有21-25%的P5+;10-15%的Al3+;2-5%的Li+;0.5-3%的Na+;1.8-3%的Cu2+;R2+含量為54-60%。
進一步的,含有15-35%的P5+;5-20%的Al3+;1-30%的Li+;0-10%的Na+;0-3%的K+;0.1-8%的Cu2+;0.1-10%的Mg2+;1-20%的Ca2+;15-35%的Sr2+;10-30%的Ba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68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照明和通風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拼制的LED磚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