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低功耗自關斷位線靈敏放大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5924.6 | 申請日: | 201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2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軍寧;柏娜;吳秀龍;譚守標;李正平;孟堅;徐太龍;藺智挺;余群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1C7/06 | 分類號: | G11C7/06;G11C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奚幼堅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功耗 關斷位線 靈敏 放大器 | ||
1.一種高速低功耗自關斷位線靈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充電模塊、平衡電路模塊、使能電路模塊、交叉耦合反相器模塊、輸入電路模塊以及自關斷位線模塊,其中:
預充電模塊包括NMOS管N1及NMOS管N2,NMOS管N1與NMOS管N2的柵極互聯并連接外部給定的預充信號PRE,?NMOS管N1及NMOS管N2的源極和襯底都接地GND;?
平衡電路模塊包括NMOS管N3,NMOS管?N3的柵極與NMOS管?N1的柵極以及NMOS?N2的柵極連接在一起,NMOS管N3的漏極與NMOS管?N1的漏極連接、NMOS?管N3的源極與NMOS管?N2的漏極連接,NMOS?管N3的襯底接地GND;
使能電路模塊,包括PMOS管P1,PMOS管P1的柵極連接外部給定的使能信號SANE,PMOS管P1的源極和襯底均與VDD相連;
交叉耦合反相器模塊包括PMOS管P2、PMOS管P3、NMOS管N4、NMOS管N5,PMOS管P2及PMOS管P3的襯底均連接VDD,PMOS管P2及PMOS管P3的源極連接在一起并與PMOS管P1的漏極連接,PMOS管P2及PMOS管P3的柵極分別與NMOS管N4及?NMOS管N5的柵極連接,PMOS管P2及PMOS管P3的漏極分別與NMOS管N4及NMOS管N5的漏極連接,PMOS管P2的漏極、NMOS管N4的漏極與PMOS管P3的柵極及NMOS管N5的柵極連接在一起,PMOS管P2的柵極、NMOS管N4的柵極與PMOS管P3的漏極及NMOS管N5的漏極連接在一起,NMOS管N4及NMOS管N5的襯底和源極均接地GND;
輸入電路模塊包括NMOS管N6、NMOS管N7,NMOS管N6及NMOS管N7的襯底和源極均接地,NMOS管N6的漏極與NMOS管N1的漏極、NMOS管N3的漏極、PMOS管P2的漏極以及NMOS管N4的漏極連接在一起,NMOS管N7的漏極與NMOS管N2的漏極、PMOS管P3的漏極以及NMOS管N5的漏極連接在一起;
自關斷位線模塊包括PMOS管P4、PMOS管P5、NMOS管N8及NMOS管N9,PMOS管P4的柵極與NMOS管N8的柵極互連并與NMOS管N1的漏極、NMOS管N3的漏極、NMOS管N6的漏極、PMOS管P2的漏極以及NMOS管N4的漏極連接在一起連接,PMOS管P4的襯底連接VDD,PMOS管P4的源極與外部給定位線BL連接,PMOS管P4的漏極與NMOS管?N8的漏極以及NMOS管N6的柵極連接在一起,NMOS管N8的襯底和源極均接地GND,PMOS管P5的柵極與NMOS管N9的柵極互連并與NMOS管N2的漏極、NMOS管N3的源極、NMOS管N7的漏極、PMOS管P3的漏極以及NMOS管N5的漏極連接在一起,PMOS管P5的襯底連接VDD,PMOS管P5的源極與外部給定的另一位線BLB連接,PMOS管P5的漏極與NMOS管N9的漏極以及NMOS管N7的柵極連接在一起,NMOS管N9的襯底和源極均接地GN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59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