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水平井酸化的相態(tài)轉換酸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35915.7 | 申請日: | 2012-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4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春雨;姚佩峰;張勝;宋峰;張如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海能源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9K8/74 | 分類號: | C09K8/7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水平 酸化 相態(tài) 轉換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油田開發(f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平井增產增注用、相態(tài)可控變換的酸化體系。
背景技術
在石油天然氣勘探和開發(fā)中,酸化廣泛地應用于油井和天然氣井的儲層改造中,以達到增產油氣的目的。在酸化施工時,總希望酸化的目的層全部得以改造處理,但由于各目的層間以及同層間不同孔道的滲透率差別很大、非均質性嚴重、層間串層等各種地層條件的限制,往往只好聽之任之,自然選擇。尤其對于水平井,由于其自身的井況結構特點,進酸的不均勻性更為突出。目前常用的酸化液體系難以滿足水平井酸化施工的要求。開發(fā)一種適應水平井酸化措施要求的酸化液是很有必要的。分流酸化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酸化分流技術是基質酸化成功的關鍵技術,能達到合理布酸,均勻解堵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由成膠組份、轉換劑,分散劑和酸組成的相態(tài)可控轉換、均勻布酸的酸化液體系。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數配制而成:
成膠組份:0.5-1.2份、轉換劑:0.3-1.0份、膠體分散劑:0.01-0.3份、緩蝕劑:0.5-4.0份,酸:38.6-66.7份和水:26.8-60.1份。所述的成膠組份選自由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所述的轉換劑由氯氧化鋯和四氯化鈦或它們的混合物與絡合劑復配組成。所述的絡合劑選自甘油、甘露醇、山梨醇、乙二醇、草酸、丙二酸、乳酸,乙醇胺和甲醛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緩蝕劑為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醛酮胺縮合物,吡啶類季銨鹽和炔醇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酸優(yōu)選為:濃度為31%的鹽酸,濃度為40%的氫氟酸和濃度為40%的氟硼酸以及他們的混合物。所述的膠體分散劑選自過硫酸鈉、過硫酸銨,過硫酸鉀和過氧化氫以及它們混合物。
連續(xù)油管酸化和化學暫堵酸化是目前水平井酸化措施常用的工藝體系。本發(fā)明與這兩種工藝體系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表:本發(fā)明與常規(guī)工藝體系性能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海能源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國海能源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59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筆記本電腦
- 下一篇:一種EPS發(fā)泡混凝土灌漿外墻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