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引射式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35144.1 | 申請日: | 2012-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3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種道彤;董升朝;劉繼平;嚴俊杰;邢秦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06 | 分類號: | C02F1/06;C02F1/1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射式 太陽能 海水 淡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水淡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和射流技術實現海水淡水的引射式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干旱嚴重缺水的國家,雖然我國淡水資源總量占全球水資源的6%,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面臨淡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充分利用海水資源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法。
由于海水淡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研究人員相繼提出了很多方法,如蒸餾法、反滲透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等,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和電力;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將太陽能應用于海水淡化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海水淡化的能耗,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如何將太陽能高效的應用于海水淡化技術是一項重大研究課題。
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基本上都是在環境壓力下進行的,有些利用噴射蒸汽吸取蒸汽等,這些方法不僅要求要把流體加熱到較高溫度,而且通過換熱器來進行加熱,這樣限制了太陽能利用條件,造成能源利用率不高和淡水產量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合引射器原理和閃蒸特點,在高效利用太陽能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引射式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海水池通過海水管道及安裝在該管道上的海水泵與安裝在閃蒸室內部上端的一次冷凝器的入口相連通,一次冷凝器的出口經太陽能加熱器入口管道與太陽能加熱器入口連接,太陽能加熱器出口通過太陽能加熱器出口管道與太陽能熱水箱連接,太陽能熱水箱出口與閃蒸室相連接,一次冷凝器的出口還通過低壓管道與引射器的低壓入口相連通,引射器的高壓入口通過升壓泵與海水池相連,引射器的出口通過引射器出口管道與海水池相連,所述的閃蒸室內位于一次冷凝器的下端安裝有傾斜度為30°~50°的擋板,擋板上端閃蒸室的側壁上開設有淡水出口,擋板下端閃蒸室的壁面上開設有濃海水出口,所述的淡出口通過淡水出口管道與淡水箱相連通,濃海水出口通過濃海水出口管道與濃海水箱相連。
所述的一次冷凝器為螺旋布置。
所述的閃蒸室的上端還安裝有傾斜角大于55°的二次冷凝器,二次冷凝器的入口通過海水管道與海水池相連通,二次冷凝器的出口連接到太陽能加熱器入口管道上,且在一次冷凝器、二次冷凝器的入口管道上分別安裝有一次冷凝器截止閥和二次冷凝器截止閥,一次冷凝器與引射器低壓入口相連通的低壓管道穿過二次冷凝器,且在該低壓管道上安裝有引射器截止閥。
所述的在太陽能加熱器入口的太陽能加熱器入口管道安裝有太陽能加熱器調節閥,且在太陽能加熱器調節閥前端的太陽能加熱器入口管道連接有與海水池相連通的海水回水管道,在該海水回水管道上安裝有回水調節閥。
所述的閃蒸室的淡出口與淡水箱相連通的淡水出口管道上安裝有淡水截止閥;閃蒸室的濃海水出與濃海水箱相連通的濃海水出口管道上安裝有海水截止閥。
所述的太陽能熱水箱與閃蒸室相連接的管道上安裝有控制閥。
所述的太陽能熱水箱外包有隔熱材料,且太陽能熱水箱的位置低于閃蒸室。
所述的擋板包括平行設置的上、下擋板,上、下擋板的右下端都固定在閃蒸室內壁上,左上端用密封材料密封,上、下擋板之間夾裝有隔熱材料。
所述的閃蒸室內安裝液位計,該液位計液位最大值應低于擋板左上端30mm~60mm。
所述的閃蒸室外包有隔熱材料,閃蒸室內海水平面上端設置有濾網。
本發明是利用太陽能作為熱源,海水溫度不需要加熱太高,而后進入熱水箱,再進入由引射器維持負壓的閃蒸室,進行閃蒸,水蒸氣通過兩次冷凝器獲得大量淡水,即利用噴射常溫海水達到維持閃蒸室內負壓目的,由于閃蒸室內負壓則海水在太陽能加熱器中不需加熱到較高溫度,這樣太陽能加熱器在光照強度不是很強的情況下仍可工作,而熱海水在閃蒸室內閃蒸,不僅提高海水蒸發量而且消除換熱器由于溫差造成的熱損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閃蒸室6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引射器3的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51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