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組合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4871.6 | 申請日: | 2012-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洪流;韓宇;趙青川;王勉;張玉潔;周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4 | 分類號: | A61K36/7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軒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食管 交界 腫瘤 組合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藥物,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組合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食管胃交界腫瘤是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萬人死于食管胃交界腫瘤。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居第4位,對人民健康危害極大。食管胃交界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及放化療為主,但由于早期診斷不易,就診時70%-80%的患者已經進入臨床中晚期,手術及放化療后總的5年生存期約28%。手術對患者的打擊大、并發癥高;而放化療有很多毒副作用,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大量的殺死正常細胞,使患者免疫系統受到嚴重破壞,致使癌癥轉移、復發、難以控制。迄今為止,對于食管胃交界腫瘤細胞未擴散到其他部位的食管胃交界腫瘤患者,尚沒有發現一種療效高、成本低、無痛苦、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高、成本低、無痛苦、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組合藥物,以及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1)一種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組合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分:白花蛇舌草35份,黨參20份,當歸20份,甘草20份,蜂蠟50份。
(2)一種用于治療食管胃交界腫瘤的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按照技術方案(1)所述的重量份稱取各藥物組分,將白花蛇舌草、黨參、當歸、甘草切碎后,分別置于瓷缸中干炒,隨后混合、研磨、過篩,收集混合粉末;然后在銅瓢內融化蜂蠟,加入混合粉末配制成型,最后加溫濕化,制成顆粒。
本發明的組合藥物中,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的調理機能;黨參具有祛邪扶正、通絡化瘤的機能;當歸具有活血化瘀、健脾開胃的機能;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機能;蜂蠟性溫無毒,可解毒攻毒,配藥合成良藥。患者口服本發明制成的藥物后,能夠扶正固本、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健脾益腎,對食管胃交界腫瘤患者療效高、成本低、無痛苦、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1、制藥實例
首先稱取白花蛇舌草35份,黨參20份,當歸20份,甘草20份,蜂蠟50份,每份10克。將蜂蠟以外的其他各藥物組分分別切碎后,置于瓷缸中干炒,隨后混合、研磨、過篩,收集混合粉末;然后在銅瓢內融化蜂蠟,加入混合粉末配制成型,最后加溫濕化,制成顆粒,每粒約1.8克。
本發明的組合藥物功能與主治:正固本、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健脾益腎,對食管胃交界腫瘤有較好的療效。
用法與用量:一日三次,每次1.8克,開水沖服。
注意禁忌:孕婦忌服,小兒減半,忌吃韭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貯藏:置陰涼處密封保存。
2、臨床實例
病例選擇:100例食管胃交界腫瘤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最小者31歲,最大者72歲。
治療方法:服用本發明的組合藥物,一日三次,每次1.8克,開水沖服。每40天一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后停藥休息一周,詳細觀察病情變化進行檢查,然后進行第3個療程治療,在服藥期間停服其他藥品。
療效標準:
臨床治愈:癥狀及客觀檢查陽性征象消失,恢復一定勞動能力,連續觀察一年無復發者。
臨床顯效:癥狀基本消失,病灶縮小1半以上,其他客觀檢查明顯好轉,連續觀察半年無發展者。
臨床有效:癥狀有所改善,病灶基本穩定,觀察在一月以上無發展者。
臨床無效:癥狀及客觀檢查無改善,或僅有短期改善,而又迅速惡化者。
實驗結果:臨床治愈率56%,臨床顯效率83%,臨床有效率95%;臨床無效率僅有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48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