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34745.0 | 申請日: | 2012-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35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濤;李孝軍;焦婷婷;韓穎;陳旭輝;曲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地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謝省法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淺層 天然氣 識別 方法 | ||
1.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對地震資料進行保幅處理;
b.利用進行過保幅處理的該地震資料,描述砂體的分布形態和范圍;
c.對AVO地震疊前道集的反射波振幅與炮檢距進行分析以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
d.對彈性能、塑性能在頻率域的分布特征進行分析以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以及
進行反射波多參數識別以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a的步驟中,消除與反射界面無關的因素所引起的振幅變化,使處理后的反射振幅僅與該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數有關,利用該反射波振幅的相對變化來反映地下的該反射界面和該反射系數的變化。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的步驟中,利用進行過保幅處理的該地震資料,通過地震正反演,標定氣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對該砂體從點、線、面到體進行砂體空間描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步驟中,通過AVO地震疊前道集的反射波振幅與炮檢距關系來預測地層的含氣性,通過求取巖石的彈性參數,分辨巖性和孔隙充填物,尋找天然氣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步驟的對彈性能、塑性能在頻率域的分布特征進行分析以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中,將一個短時窗內地震信號的頻譜轉換到頻率域,再將該彈性能和該塑性能在頻率域進行分解,計算出地震能量中塑性能所占的比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步驟的進行反射波多參數識別以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中,利用瞬時相位、瞬時頻率值和瞬時振幅進行識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淺層天然氣氣藏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在該多個檢測描述的該砂體的含氣性的步驟后,綜合利用AVO地震疊前道集與炮檢距關系、該彈性能和該塑性能在頻率域的分布特征及反射波多參數識別對描述的該砂體進行綜合判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地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地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474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織再生材料的制作方法和組織再生材料
- 下一篇:高含磷廢水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