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顯示面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1828.4 | 申請日: | 2012-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6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良;蘇振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勝(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2F1/133;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523808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整合式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觸控顯示面板是將觸控面板貼附于顯示面板上,以使觸控顯示面板具有觸控感測以及顯示的功能。觸控面板通常包括多個沿著X軸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測串列,以及多個沿著Y軸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測串列,其中每一第一感測串列與每一第二感測串列分別具有串接的多個感測墊。當以手指觸碰觸控面板時,會改變感測墊之間的電容,將此改變信號傳回控制器,即可計算接觸發生點的座標,進而使得顯示面板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選擇而進行顯示畫面的改變。
然而,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分別具有承載各自元件的基板,將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貼合后,雖然構成一具有觸控以及顯示功能的觸控顯示面板,但其整體厚度無法有效薄化,無法滿足消費者對于電子產品輕薄短小的需求。此外,此種現有技術中,由于顯示用光線必須通過多層基板,使得觸控顯示面板整體光穿透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可整合蓋板、觸控以及顯示的功能,并具有薄化整體厚度及提升光穿透率的效果。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多個觸控感測結構以及一顯示介質。顯示介質位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第一基板具有多個陣列排列的像素結構、多條掃描線以及至少一讀出線。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對向。多個觸控感測結構位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每一觸控感測結構位于每M×N個像素結構中的其中之一,M、N為正整數,每一觸控感測結構包括一感測主動元件、一觸控間隙物以及一橋接電極。感測主動元件位于第一基板上,感測主動元件包括一底柵極、一通道、一源極及一感應電極以及一頂柵極,其中頂柵極以及底柵極分別位于通道的頂面與底面,源極與感應電極位于頂柵極與通道之間且分別位于通道的兩側,頂柵極具有一開口,以將頂柵極分為電性分離的一第一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第一電極電性連接掃描線的至少其中之一,且感應電極電性連接讀出線。觸控間隙物位于第二基板上,且位于開口上方。橋接電極覆蓋觸控間隙物的面向感測主動元件的表面,橋接電極與頂柵極之間具有一間隙,當對觸控顯示面板按壓時,橋接電極與頂柵極接觸而使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電性連接,使得通道的控制由頂柵極與底柵極的其中之一轉變為頂柵極與底柵極二者,而于感應電極形成一感測電流。
基于上述,本發明的觸控顯示面板中,是將觸控元件直接制作于顯示面板的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以及彩色濾光基板上,在按壓前后藉由改變感測主動元件中用以控制通道開關的柵極數量,藉此改變感測主動元件的電壓電流特性曲線,而讓感應電極感測到感測主動元件被按壓前后的開啟或關閉電流差(感測電流)。換言之,觸控元件可以整合與用以顯示的顯示面板中,而實現可整合觸控與顯示功能的薄型化觸控顯示面板。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與圖1B所示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而圖2A所示為圖1A中A處放大后的剖面示意圖。
圖2B所示為對圖2A的觸控顯示面板按壓后的剖面示意圖。
圖3所示為圖2A與圖2B的觸控顯示面板在被按壓前后的電壓電流的特性曲線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感測主動元件在觸控前后的電壓電流特性曲線的實測值。
圖5A與圖5B所示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另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6A所示為圖1A中A處放大后的另一種剖面示意圖,而圖6B所示為對圖6A的觸控顯示面板按壓后的剖面示意圖。
圖7所示為圖6A與圖6B的觸控顯示面板在被按壓前后的電壓電流的特性曲線圖。
圖8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感測主動元件在觸控前后的電壓電流特性曲線的實測值。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200、300:觸控顯示面板
210:第一基板
214:像素電極
220:第二基板
230:觸控感測結構
232:觸控間隙物
234:橋接電極
240:顯示介質
250:彩色濾光層
260:共通電極
270:平坦層
C:通道
D:漏極、感應電極
E1:第一電極
E2:第二電極
G:柵極
G1:底柵極
G2:頂柵極
H:開口
I1:柵絕緣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勝(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勝(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18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