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30285.4 | 申請日: | 2012-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9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炯心;陳南梁;張秀芳;張幼維;戴明欣;李文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2/82 | 分類號: | A61F2/82;A61L31/14;A61L31/06;A61L3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呂伴 |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性 降解 纖維 編織 支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是由熱塑性可降解纖維交叉編織成的中空管狀物,纖維和纖維在交叉點粘結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的單絲直徑為0.1-0.6mm,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為聚丙交酯纖維、聚乙交酯纖維、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纖維、聚己內酯纖維或聚對二氧雜環己酮纖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表面有甲殼胺薄膜層,所述的甲殼胺薄層表面呈亞光,具有多孔和較粗糙的特征。
4.一種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將熱塑性可降解纖維交叉編織成中空管狀物;
(2)將外徑與最終所需要制備的支架內徑相同的不銹鋼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狀物中;
(3)將中間插有不銹鋼管的中空管狀物置于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的軟化溫度以上,熔融溫度以下;
(4)纖維和纖維在交叉點形成粘結;
(5)冷卻,得到形狀穩定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的單絲纖度直徑為0.1-0.6mm,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為聚丙交酯纖維、聚乙交酯纖維、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纖維和聚對二氧雜環己酮纖維。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粘結時采用模壓的方法增加纖維交叉點的壓力,使纖維和纖維在交叉點牢固粘合。
7.一種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將熱塑性可降解纖維交叉編織成中空管狀物;
(2)將外徑與最終所需要制備的支架內徑相同的不銹鋼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狀物中;
(3)將中間插有不銹鋼管的中空管狀物置于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的軟化溫度以上,熔融溫度以下;
(4)纖維和纖維在交叉點形成粘結,不發生松散,支架具有較大的徑向支撐力;
(5)冷卻,得到形狀穩定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
(6)將甲殼胺醋酸-水溶液涂復于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表面,再浸入無水乙醇中,使甲殼胺析出,同時將醋酸洗脫,得到熱塑性可降解纖維表面具有多孔和表面較粗糙的甲殼胺涂層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編織支架。
(7)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去除甲殼胺薄層中的乙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殼胺-醋酸-水溶液中甲殼胺的質量濃度為2-4%,醋酸與水的質量比為:3~5∶10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水乙醇的溫度為20-30℃,支架浸入時間為10-20分鐘;所述的真空烘箱的溫度為35-50℃,干燥時間為15-30分鐘。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的單絲纖度直徑為0.1-0.6mm,所述的熱塑性可降解纖維為聚丙交酯纖維、聚乙交酯纖維、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纖維或聚對二氧雜環己酮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大學,未經東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302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預裝式加藥儀上使用的推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解酒保肝植物營養飲料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