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庫、湖泊中鰱、鳙魚養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9985.1 | 申請日: | 2012-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4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鵬飛;伍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C02F3/3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庫 湖泊 養殖 方法 | ||
1.一種水庫、湖泊中鰱魚鳙魚養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魚種放養:根據水域具體情況和經營者年捕撈次數,確定放養量與批次,其中鳙魚的放養數量或重量占放養鰱鳙總量的80%或以上;
(2)生物有機肥使用:選用養魚用的浮性或半浮性的生物有機肥或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施肥周期:水溫15~20℃,10d左右1次;水溫20~25℃,7d左右1次;水溫25~32℃,5d左右1次;施肥區域控制在水深為4m以內、無水草、水面開闊和光照充足的淺水區,面積約占水體的1/3左右,魚類生長旺季擴大至1/2左右;根據水體透明度使用量為2~5公斤/畝,透明度大使用量也大,反之,則使用量低;
(3)微生態調水:每半月測定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的變化,如氨氮呈上升趨勢則使用光合細菌調水,活菌數≥3×108cfu/g(ml),初次使用1000g(ml)/畝.米,以后減半,間隔15~20天使用一次,使水體中氨氮的含量低于0.2mg/l;如亞硝酸鹽呈上升趨勢,則選用芽孢桿菌調水,菌體數量≥1×108?cfu/g,芽孢率≥80%,使用量100~200g/畝,使養殖水體亞硝酸鹽含量低于0.1?mg/l;如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無明顯變化,則15~20天定期使用光合細菌,總之保持養殖水體具有肥,即透明度30~50cm,活,即水色具有日變化,爽,即除浮游生物外的懸浮物極少的特性;
(4)日常管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鰱魚鳙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是指有氧發酵后的畜禽糞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998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誘捕并培育天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雜交辣椒品種制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