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中風病風痰瘀阻證的中藥新藥物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27216.8 | 申請日: | 2012-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2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穎;曹克剛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中風 病風痰瘀阻證 中藥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中風病的中藥新藥物組合,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風病是當今社會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以其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臨床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在25~74歲人群中,腦卒中年發病率男性270/10萬,女性161/10萬,老年人群總患病率可達12.9%以上。腦卒中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狀,可達72.5%的高致殘率,給病人及病人家屬造成很大負擔。隨著診斷、治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腦卒中的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工作的開展,腦卒中的發病率不再呈上升的趨勢,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漸顯,老齡人口數量增加,腦卒中的發病人數仍有增加的趨勢。腦卒中的另一發病特點表現為,隨著高血壓病的早期控制,腦出血在腦卒中的發病中所占比例不斷下降,北京地區1999年腦出血粗發病率63.8/10萬,腦血栓粗發病率320.1/10萬。
中風病的治療方法多樣,目前存在的西醫治療方法除功能康復訓練外,藥物治療側重于預防,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難以滿足絕大多數患者的治療需求。而中醫藥治療有較好的療效,有使用方便,針對性強,副作用小等特點。為此,發揮中醫中藥優勢、研發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有效中成藥,成為中醫藥工作者擔負的職業使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治療中風病中成藥缺少針對風痰瘀阻證的問題,總結多年臨床經驗,精選效藥,制成一種治療中風病風痰瘀阻證的中藥新藥物組合物,具體內容如下:
應用對象:適用于中風病風痰瘀阻證,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痰多而粘,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方藥組成:法半夏9g生白術10g天麻10g丹參15g三七6g香附10g酒大黃5g
使用方法:免煎顆粒沖服,早晚各一次;或水煎服,煎藥時加冷水超過藥面五分至一寸,二煎水量酌減,如無特殊指定,頭煎沸后,再煎20分鐘,二煎沸后,再煎15分鐘,藥品質地堅實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鐘,煎藥未沸時用武火,沸后用文火,每隔3至5分鐘攪拌一次,頭二煎藥共計得藥汁300ml左右,混合后,早飯前和晚飯后二次分服。
具體實施方式
該治療中風病的中藥組合的應該包括用藥依據、方藥組成及使用方法三部分:
(1)用藥依據:適用于中風病風痰瘀阻證,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痰多而粘,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
(2)方藥組成:法半夏9g生白術10g天麻10g紫丹參15g三七6g香附10g酒大黃5g
(3)使用方法:免煎顆粒沖服,早晚各一次;或水煎服,煎藥時加冷水超過藥面五分至一寸,二煎水量酌減,如無特殊指定,頭煎沸后,再煎20分鐘,二煎沸后,再煎15分鐘,藥品質地堅實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鐘,煎藥未沸時用武火,沸后用文火,每隔3至5分鐘攪拌一次,頭二煎藥共計得藥汁300ml左右,混合后,早飯前和晚飯后二次分服。
(4)藥效評價:中風病風痰瘀阻證患者195例,采用該中藥免煎顆粒沖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療程4周。結果:顯效98例占50.2%,有效76例占39.0%,無效21例占10.8%。結論:中藥療法治療中風病風痰瘀阻證有肯定的療效,值得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穎;曹克剛,未經高穎;曹克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72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室內現場足跡成像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速腐堆制有機肥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