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磁物體退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6415.7 | 申請日: | 2012-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8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成豹;劉大明;肖昌漢;洪澤宏;唐申生;劉勝道;趙文春;高俊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F13/00 | 分類號: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體 退磁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消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磁物體退磁方法,不需纏繞線圈,直接在鐵磁物體上通電消除鐵磁物體的永久磁性。
背景技術
在機械制造、造船等技術領域,經常需要對鐵磁物體進行退磁,目前廣泛采用的方法是在鐵磁物體上纏繞退磁線圈對鐵磁物體退磁,退磁時要在被退磁鐵磁物體上捆綁大量退磁電纜構成退磁線圈,特別費時費力。例如,對于一艘1800噸級左右的鐵磁艦船退磁,每艘艦船也要花費3~5天時間,且由于退磁時鐵磁艦船被電纜捆綁,在緊急情況下難于機動,十分危險;在造船過程中,在廠房內制造的大型鐵磁構件需要進行退磁時,甚至可能無法纏繞電纜線圈。因此,急需發展一種省時省力的鐵磁物體便捷退磁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鐵磁物體退磁方法,解決現有鐵磁物體退磁方法費時費力的問題,無需纏繞退磁線圈,以適應鐵磁物體快速和便捷退磁的需要。
本發明的一種鐵磁物體退磁方法,包括敷設電纜步驟和通電退磁步驟,其特征在于:
(1)敷設電纜步驟:將寬度為b、高度為h的鐵磁物體沿其軸向置于地磁東西方向,將第一~第四脈沖電源置于鐵磁物體首端,第一~第四脈沖電源的一極分別通過電纜與鐵磁物體的首端面相連,第一~第四脈沖電源的另一極分別通過第一~第四電纜與鐵磁物體尾端面相連,所述第一、第二電纜分別沿軸向位于鐵磁物體的左上側、右上側,所述第三、第四電纜分別沿軸向位于鐵磁物體的左下側、右下側;所述第一、第二電纜之間以及所述第三、第四電纜之間的距離B=0.5b~2b,所述第一、第三電纜之間以及所述第二、第四電纜之間的距離H=0.5h~2h;
(2)通電退磁步驟:所述第一~第四脈沖電源同步分別向第一~第四電纜通入在交流電流分量上疊加直流電流分量的脈沖電流i1~i4,所述鐵磁物體作為電流回路的一部分用于導電;所述脈沖電流的每個脈沖持續時間為1秒~20秒,脈沖間隔時間為1秒~20秒,脈沖電流衰減率為1%~20%。
所述的鐵磁物體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電退磁步驟中,所述第一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1=i0-iz-ip;所述第二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2=i0+iz-ip;所述第三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3=i0-iz+ip;所述第四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4=i0+iz+ip;
其中,交流電流分量i0為幅值逐步衰減、方向正負交替變化的脈沖系列,i0的最大電流幅值imax=2×(b+h)×(200~300)A;
第一直流電流分量iz=Hz×π×(B×B+H×H)/B/4,用于抵消鐵磁物體所在地磁場垂直分量Hz,第二直流電流分量ip=Hp×π×(B×B+H×H)/H/4,用于抵消鐵磁物體所在地磁場水平分量Hp,Hz、Hp的單位均為A/m,b、h、B、H的單位均為m。
按照現有方法對一個鐵磁物體(例如一艘鐵磁艦船)實現整體退磁,需要在鐵磁物體上纏繞退磁工作線圈和補償線圈,非常耗時費力,通常需要占用若干天時間,并且在退磁作業時鐵磁物體難以機動。本發明不需要在鐵磁物體上纏繞任何退磁線圈,將退磁電流直接通加在鐵磁物體上,不需要纏繞退磁工作線圈;在脈沖電流中疊加的第一、第二直流電流分量可同時抵消當地地磁場水平分量和垂向分量,不需要纏繞補償線圈電纜;每次鐵磁物體退磁所需時間可以從以前的幾天縮減為幾個小時,所消耗的能量也只有以前的幾分之一,大大縮減勞動強度,并且具有與現有退磁方法同樣的退磁效果。在緊急狀態下,鐵磁物體需要臨時緊急機動時,可以迅速解開首端和尾端駁接的各條電纜,快速恢復機動能力。
本發明由于不需纏繞電纜線圈,因而可減輕退磁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縮短退磁時間、節省經費,退磁效果好,能量消耗小,被退磁鐵磁物體在非常情況下易于機動,特別適合于緊急狀態下對大量鐵磁物體進行退磁處理,不僅具有很好的應急效益,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第一~第四脈沖電源連接和第一~第四電纜敷設的示意圖,圖中標記:鐵磁物體0、第一電纜1、第二電纜2、第三電纜3、第四電纜4、第一脈沖電源5、第二脈沖電源6、第三脈沖電源7、第四脈沖電源8、電纜9、第一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1、第二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2、第三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3、第四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i4;
圖2為第一~第四電纜所包圍空間的尺寸示意圖,圖中標記:鐵磁物體寬度b、高度h,退磁電纜所包圍空間寬度B、高度H;
圖3為第一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的波形示意圖;
圖4為第二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的波形示意圖;
圖5為第三脈沖電源輸出脈沖電流的波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64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除天線效應的結構及消除天線效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風能電纜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