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絡下載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026382.6 | 申請日: | 2012-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8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44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絡 下載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網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網絡下載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互聯網用戶每天需要從網絡下載大量的應用軟件、圖片、音視頻等資源,目前主流的下載工具使用的下載技術為點對服務器和點(Peer?to?Server&Peer,P2SP)技術,其下載原理如圖1所示。
以軟件下載為例,通常的軟件下載網站頁面結構復雜且廣告鏈接干擾嚴重,用戶很難從密密麻麻、花花綠綠的下載頁面中準確地定位到真正的下載鏈接;再以音視頻下載為例,其在影音網站中往往以流媒體的形式進行在線播放,真實的下載地址因為使用了腳本文件或者跳轉封裝等技術而被隱藏,用戶很難直接找到下載鏈接。
針對上述情況,現有的一些下載軟件通過在客戶端進行下載地址嗅探,以使其客戶端根據網站頁面的文件結構來抽取所需的下載地址,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下載需求。然而,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陷:1、一旦下載網站改版,網站的頁面結構發生了變化,則上述下載軟件便無法正確地從頁面中提取所需的下載地址,只能通過對客戶端進行升級才能順利完成下載,影響了用戶的下載行為;2、客戶終端類型多樣,下載軟件的嗅探方法很難通用,需要針對不同的客戶端開發不同的嗅探方法,增加了開發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網絡下載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下載軟件無法適應網站的頁面結構變化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網絡下載方法,應用于服務器端,包括:
獲取客戶端發送的網址;
提取所述網址對應的下載信息,所述下載信息包括所述網址對應的網頁中所包含的資源的下載鏈接及描述信息;
將所述下載信息返回給所述客戶端,以使所述客戶端根據所述下載信息進行下載。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網絡下載方法,應用于客戶端,包括:
向服務器端發送網址,以使所述服務器端提取并返回所述網址對應的下載信息,所述下載信息包括所述網址對應的網頁中所包含的資源的下載鏈接及描述信息;
接收所述服務器端返回的下載信息;
根據返回的下載信息進行下載。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網絡下載裝置,位于服務器端,包括:
網址獲取單元,用于獲取客戶端發送的網址;
下載信息提取單元,用于提取所述網址對應的下載信息,所述下載信息包括所述網址對應的網頁中所包含的資源的下載鏈接及描述信息;
下載信息返回單元,用于將所述下載信息返回給所述客戶端,以使所述客戶端根據所述下載信息進行下載。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網絡下載裝置,位于客戶端,包括:
發送單元,用于向服務器端發送網址,以使所述服務器端提取并返回所述網址對應的下載信息,所述下載信息包括所述網址對應的網頁中所包含的資源的下載鏈接及描述信息;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務器端返回的下載信息;
資源下載單元,用于根據返回的下載信息進行下載。
本發明實施例基于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系統架構,由服務器端完成對網頁中下載地址的嗅探和解析,當用戶需要下載某個網頁中的視頻、音頻或者軟件等資源時,即可以通過服務器端獲取到該網頁中所包含的下載地址以進行下載,因此,即使網站進行改版,客戶端也不需要對下載軟件進行重新升級,同樣能夠獲取到準確的下載地址,大大簡化了用戶下載流程,提升了用戶下載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提供的P2SP下載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網絡下載系統的架構框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網絡下載方法服務器端的實現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步驟S302的具體實現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網絡下載方法的實現流程圖;
圖6是基于網頁模板的下載信息抽取的原理圖;
圖7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的網絡下載方法客戶端的實現流程圖;
圖8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的網絡下載裝置的結構圖。
圖9是本發明實現示例提供的網絡下載方法的實現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63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納米金屬顆粒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供電線路防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