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中藥、制備方法及給藥方式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25835.3 | 申請日: | 2012-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林;葛祥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小林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2 | 分類號: | A61K36/902;A61K9/20;A61K9/48;A61P1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絕經 骨質 疏松 中藥 制備 方法 藥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骨質疏松癥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總量的絕對減少(骨內礦化物和骨基質的比例正常),使骨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以至骨骼脆性增加,從而出現四肢腰背疼痛、病理性骨折、體態變形等表現的系統性骨骼疾病。本病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高轉換型,I型)和老年性(低轉換型,II型)骨質疏松。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現代醫學名稱,祖國醫學中類似于本病的名稱有痿證、骨枯、骨極、骨痿等,其中定性、定位比較準確的當屬骨痿。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I型骨質疏松癥)指主要由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骨質疏松癥,多發于絕經后2年以上,70歲以下的婦女,屬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難治性疾病,它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尤其是髓部骨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花費更高。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已對全球中老年婦女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成為社會衛生醫療保健的突出問題。
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因素多環節所導致的全身代謝性骨病。現代醫學和中醫學對其發病機理和治療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研究。現代醫學認為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的發病與絕經后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下降及細胞因子的誘導作用密切相關。而我們中醫學則從人體整體的觀念出發,認為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是多個臟腑及其功能的失調所導致的疾病,五臟虛損和氣血功能紊亂是其發病基礎。中醫認為,腎主骨而生髓,肝腎虧損、脾弱血虛,瘀血阻絡是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發病的基本機理。而當今對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確定,在臨床治療中,西醫主要應用抑制骨質吸收的藥物、促進骨質形成藥物以及能夠促進骨質礦化類藥物。這些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療效,但西藥的副作用較大、臨床療效的不穩定性也是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所以,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病證合參的思想,發揮中醫藥得天獨厚的優勢,努力尋找絕經婦女骨質疏松癥的中醫病機研究和中醫藥治療的契合點,從而提高其臨床的防治率,給病人帶來福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治療的不足,利用我國傳統的中醫理論,提供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成本低、治愈率高、無耐藥性、服用方便的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中藥組合物,可從根本上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牛膝、續斷、紫河車、三棱、槲寄生、墨旱蓮、枸杞子、丹參、血竭、甘草和當歸。
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牛膝20~26重量份、續斷30~40重量份、紫河車19~25重量份、三棱12~18重量份、槲寄生9~13重量份、墨旱蓮15~20重量份、枸杞子16~20重量份、丹參13~17重量份、血竭9~14重量份、甘草10~15重量份、當歸11~1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牛膝23~26重量份、續斷35~40重量份、紫河車22~25重量份、三棱15~18重量份、槲寄生11~13重量份、墨旱蓮17~20重量份、枸杞子18~20重量份、丹參15~17重量份、血竭12~14重量份、甘草12~15重量份、當歸13~15重量份。
其中,所述用于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劑型可以為:蜜煉丸劑、水合丸劑、滴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煎劑、口服液、酊劑等。
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膠囊劑,其制備方法包括:
第一步,將牛膝、墨旱蓮和枸杞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3~5倍的水提取揮發油,將獲得的揮發油用β-環糊精包合,揮發油與β-環糊精的比例為1∶7~9,攪拌40分鐘~50分鐘,溫度40℃~50℃,得揮發油包合物,備用;另將水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5~1.17(60℃)的清膏;
第二步,將續斷和紫河車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倍~6倍量醇濃度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時~3小時,過濾,濾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0~1.22(60℃)的清膏,備用;
第三步,將三棱、槲寄生、丹參、血竭、甘草和當歸按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6~8倍量水,煮沸4~6小時,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1.28~1.30(60℃)的清膏;
第四步,將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55℃~65℃減壓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小林,未經張小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583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