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型的鏡筒和攝像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5772.1 | 申請日: | 2012-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8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工藤智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7/04 | 分類號: | G02B7/04;G03B1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啟學律師事務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啟學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大***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 攝像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被安裝于比如數字式照相機等攝像設備(image?pickup?apparatus)的變焦型的鏡筒(lens?barrel),并且涉及具有該鏡筒的攝像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上,在安裝于比如數字式照相機等攝像設備的變焦型的鏡筒中,保持透鏡的多個透鏡單元通過凸輪筒的轉動而在光軸方向上移動,同時通過直進筒限制透鏡單元在轉動方向上的移動。
近年來,隨著拍攝倍率增大的要求,透鏡單元的數目已增加并且透鏡單元的伸出全長也已增大,由此趨于使鏡筒大型化。另一方面,要求數字式照相機薄型化,因此要求最大可能地減小鏡筒在縮回時在光軸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例如,已經提出了如下一種鏡筒,其中,在一個凸輪筒的內周側和外周側設置凸輪槽,并且跟隨相應凸輪槽的多個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相對移動以改變拍攝倍率(見日本特開2006-078537號公報)。另外,已經提出了如下一種鏡筒,其中,前組透鏡單元和后組透鏡單元以三段的方式與形成于凸輪構件的相應凸輪槽凸輪接合并且被保持于相應凸輪槽(見日本特開2006-078537號公報)。
另外,已經提出了如下一種方法,通過該方法,在透鏡單元的光軸方向上的前方和后方設置從動件,并且從動件隨著變焦透鏡的移動而在同一凸輪筒上移動以確保透鏡單元的移動行程(見日本特開2007-114531號公報)。
另外,根據日本特開2006-078537號公報和日本特開2007-114531號公報兩者,如果為了增大拍攝倍率而使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的相對移動間隔增大,則限制透鏡單元的轉動的直進筒的光軸方向上的尺寸將增大。結果,鏡筒在縮回時在光軸方向上的尺寸將增大,這妨礙了攝像設備的薄型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一種鏡筒,該鏡筒能夠增大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的相對移動間隔,而不增大限制透鏡單元的轉動的直進筒的光軸方向上的尺寸,并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該鏡筒的攝像設備。
因此,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鏡筒,該鏡筒包括:第一透鏡單元,其被構造為保持第一組透鏡;第二透鏡單元,其被構造為保持第二組透鏡;第一凸輪構件,所述第一透鏡單元與所述第一凸輪構件凸輪接合,并且所述第一凸輪構件被構造為轉動以使所述第一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移動;第二凸輪構件,所述第二透鏡單元與所述第二凸輪構件凸輪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輪構件被構造為轉動以使所述第二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移動;直進筒,其被構造為限制所述第一透鏡單元的轉動;第一直進引導單元,其被構造為設置在所述第一透鏡單元與所述第二透鏡單元之間,并且所述第一直進引導單元被構造為在所述第二透鏡單元的轉動被限制的狀態下在光軸方向上直進地引導所述第二透鏡單元;和第二直進引導單元,其被構造為設置在所述第二透鏡單元與所述直進筒之間,并且所述第二直進引導單元被構造為在所述第二透鏡單元的轉動被限制的狀態下在光軸方向上直進地引導所述第二透鏡單元,其中,當所述第二透鏡單元在與所述第一透鏡單元相對地遠離的方向上移動時,所述第二透鏡單元的移動從被所述第一直進引導單元直進引導切換到被所述第二直進引導單元直進引導。
因此,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攝像設備,該攝像設備具有通過在拍攝位置與縮回位置之間在光軸方向上移動來改變拍攝倍率的變焦型的鏡筒,所述變焦型的鏡筒為以上所述的鏡筒。
根據本發明,能夠增大透鏡單元在光軸方向上的相對移動間隔而不增大限制透鏡單元的轉動的直進筒的光軸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夠增大鏡筒的拍攝倍率,同時能夠通過減小鏡筒在縮回時在光軸方向上的尺寸而實現攝像設備的薄型化。
根據下面對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描述(參考附圖),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攝像設備的數字式照相機的從正面觀察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示出圖1中的數字式照相機的從背面觀察的立體圖。
圖3是用以說明數字式照相機的控制系統的框圖。
圖4是示出鏡筒處于廣角位置的截面圖。
圖5是示出鏡筒處于遠攝位置的截面圖。
圖6是示出第一透鏡單元、第二透鏡單元和第一直進筒之間的關系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示出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攝像設備的數字式照相機的從正面觀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示出圖1中的數字式照相機的從背面觀察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57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