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沼氣的生物脫硫裝置及其清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5435.2 | 申請日: | 2012-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6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永森泰彥;足利伸行;中山芳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B01D53/84;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沼氣 生物 脫硫 裝置 及其 清洗 方法 | ||
1.一種沼氣的生物脫硫裝置,其中,具有:
沼氣供給源,其供給在有機物的甲烷發酵處理中產生的沼氣;
反應塔,其具有包含填充材料層的液相部,并且在所述液相部的上方具有氣相部,所述填充材料層保持有將所述沼氣所含的硫成分通過微生物反應而分解的微生物;
供水機構,其以至少所述填充材料層的一部分形成為浸漬狀態的方式向所述反應塔內供給水;
上部沼氣導入管路,其設置在所述沼氣供給源至所述反應塔的氣相部之間,將脫硫處理前的沼氣導入所述氣相部;
下部沼氣導入管路,其設置在所述沼氣供給源至所述填充材料層的下方的所述液相部之間,將脫硫處理前的沼氣吹入所述液相部的水中,通過吹入的沼氣的曝氣流動對所述填充材料層進行清洗。
2.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
清洗管路,其設置在所述氣相部至所述液相部之間;氣體進給裝置,其設置在所述清洗管路上;多孔管,其以位于所述填充材料層的下方的液相部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清洗管路的端部,
在通過所述供水單元的供水使直至所述填充材料層的最上部浸漬在水中的狀態下,并且,在經由所述上部沼氣導入管路將沼氣由所述沼氣供給源導入所述氣相部的狀態下,利用所述氣體進給裝置使沼氣從所述氣相部通過所述清洗管路由所述多孔管吹入所述液相部的水中,通過吹入的沼氣的曝氣流動來清洗所述填充材料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
灑水機構,其向導入所述氣相部的沼氣噴霧水;
灑水管路,其具有將水供給至所述灑水機構的泵;
第1循環管路,其設置在所述反應塔的底部至所述灑水管路之間,將位于所述液相部的水送至所述灑水管路,而使所述水在所述灑水管路與所述反應塔之間循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
第2循環管路,其在所述泵的下游側從所述灑水管路分支出來,與所述填充材料層的下方的所述液相部連通;
給氣裝置,其將空氣導入所述第2循環管路而使氧溶解在循環水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多層的填充材料層,其作為所述填充材料層在所述反應塔內以相互分離的方式多段配置;中間沼氣導入管路,其與所述多層的填充材料層的中間空間連通,將沼氣導入形成為所述氣相部的一部分的所述中間空間;清洗管路,其分別與包含所述中間空間的所述氣相部和包含最下段的填充材料層的所述液相部連通;氣體供給裝置,其設置在所述清洗管路上,
在通過所述供水機構的供水而使直至所述填充材料層的最上部浸漬在水中的狀態下,并且,在經由所述中間沼氣導入管路將沼氣由所述沼氣供給源導入所述中間空間的狀態下,利用所述氣體進給裝置使沼氣從所述氣相部通過所述清洗管路吹入所述中間空間的水中,通過吹入的沼氣的曝氣流動來清洗所述填充材料層。
6.一種生物脫硫裝置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
(a)在反應塔的內部設置保持有將沼氣所含的硫成分通過微生物反應而分解的微生物的填充材料層,以所述填充材料層的至少一部分浸漬在水中的方式將水供給至所述反應塔的內部,在所述反應塔內形成有沒入水中的液相部和未沒入水中的氣相部的狀態下,將在有機物的甲烷發酵處理中產生的沼氣導入所述氣相部;
(b)使沼氣通過所述填充材料層,使該沼氣所含的硫成分吸附在所述填充材料層的填充材料上,通過所述填充材料所保持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反應分離硫成分;
(c)將脫硫處理前的沼氣導入所述液相部,通過沼氣的曝氣流動對所述填充材料層進行清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a)中,在所述填充材料層的下方設置與所述氣相部連通的多孔管,以所述填充材料層的最上部沒入水中的方式向所述反應塔內供水,形成所述填充材料層被浸漬的狀態,
在所述工序(c)中,將沼氣由所述氣相部吹入所述液相部的水中,通過吹入的沼氣的曝氣流動清洗所述填充材料層。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c)中,通過灑水機構對導入至所述氣相部的沼氣噴霧水,另一方面,將位于所述液相部的水送至所述灑水機構,使水在所述灑水機構與所述反應塔之間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543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樹脂層疊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姜黃色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