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力壓迫吻合球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5024.3 | 申請日: | 2012-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1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忠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忠法 |
| 主分類號: | A61B17/11 | 分類號: | A61B17/11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117 山東省濟南市槐***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力 壓迫 吻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胃腸吻合和腸腸吻合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胃腸端端吻合、端側吻合或側側吻合以及腸端端吻合、端側吻合或側側吻合的磁力壓迫吻合球。
背景技術???
胃腸吻合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量不同的材料應用于胃腸吻合,包括絲線、羊腸線,不銹鋼縫線,新型的單纖維線和可吸收線。在過去的30年里,吻合器裝置受到外科醫生們的追捧。然而手法吻合與器械吻合如何選擇仍然是很多學派爭論的問題。
隨著吻合技術的發展,手術并發癥逐漸減少,但吻合口瘺仍然是最令人擔心的術后并發癥之一。吻合口瘺的發生率(1%—24%)有很大差異,?而低位直腸吻合口瘺(12%—19%)的發生率高于結腸吻合口瘺(11%)。吻合口瘺與較高的局部復發率和較低的長期生存率有相關性。此外,長期的胃腸功能也會受到吻合方式、方法和吻合口瘺等并發癥的不利影響。近百余年來,人們對腸吻合技術進行了不懈探索,目的是建立比手工縫合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對腸功能影響小的吻合技術,新方法、新器械屢有報道,各種吻合技術已被證明可以與標準的手工吻合和吻合器技術相媲美。然而,大多數的替代吻合技術并不成熟。?????????
1.釘式吻合術???????????????
釘式手術吻合裝置是由Hultl,Humer(布達佩斯)在1908年發明的,然而它的應用只是在最近30年中伴隨著新的可靠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的發明才逐漸發展起來的。但是,釘式吻合比手法縫合導致的吻合口狹窄的幾率明顯增加,兩者比率為8%:2%,而在死亡率、吻合口穿孔,傷口感染方面兩者無明顯差別。Lim等證實使用釘式吻合行人體胃腸道吻合時存在異物反應。這種反應主要是由于吻合器的材質引起的。除了會導致吻合口狹窄發生率較高之外,排除吻合水平的因素,目前的文獻并沒有證實釘式吻合比單純的手法縫合具有更多的優勢。釘式吻合在腹腔內吻合中的應用一直存在著爭議。Matos數據庫(循證醫學數據)系統回顧分析了包括1233例病人(622例釘式吻合和611例手法縫合)的9個研究后得出結論:總體吻合口漏13%:13.4%,有臨床表現的6.3%:7.1%,影像學表現的7.8%:7.2%,從而表明兩種吻合方法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因而采用哪種方法往往取決于醫生的經驗,臨床實際情況及所掌握的信息。而另一個系統性的回顧研究也表明,這兩種方法(釘式vs手縫法)都是有效的,此時的選擇一般根據醫生的喜好。與此同時,其他前瞻性隨機試驗卻顯示不同的結論。他們認為無論在吻合時間,還是預防并發癥方面,兩種方法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此外,盡管可以減少手術時間,并且可以使吻合口瘺大大減少,但由于更容易導致吻合口狹窄以及其他瑕疵,因此釘式吻合在結直腸吻合術中并不常規推薦。
2.加壓吻合術
從19世紀以來,腸道切除后的吻合方法一直備受關注。人們的目標就是要找到一個好的吻合方法來減少吻合口漏的發生。加壓吻合術的原理就是用兩個對立環相互卡住腸斷端,并使其缺血,壞死,脫落,最后使環隨腸內容物排出。盡管它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但在臨床中并不被廣泛應用。
(1)加壓吻合術在1826年由Denan首次報道,他主要利用Lembert提出的技術原理來達到無縫腸吻合。它是將兩端腸腔吻合起來形成壓縮環,并使吻合環缺血壞死,脫落,從而使得吻合口愈合。1892年Murphy推出的“腸吻合鈕”,?它主要是利用一個雙金屬環在持續壓力作用下使腸斷端保持連接狀態;并在手術3,4天后使金屬環脫落。然而,它的臨床療效非常有限。
?????(2)?AKA-2??1984年,Kanshin等發明了AKA-2裝置(Seidel?Medipool,德國慕尼黑)。隨后在1985年,Hardy等推出了可降解吻合環(BAR),包括許多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RCTs)在內的眾多出版物都報道說,不論是急診手術還是擇期手術,BAR都是安全有效的。AKA-2和BAR兩者都是采用加壓吻合的理念和腸吻合鈕的特征。然而,與BAR不同的是,AKA-2環并不能夠被吸收,而且往往在吻合后4到6天就斷裂。另外,它只應用在經肛門吻合的手術中。BAR吻合的局限性包括:①荷包縫合失敗;②結腸腔直徑估計不準;③黏膜裂開;④吻合失敗(腸道很可能被腸外的擠壓損傷);⑤過多過大的壓力會破壞設備;⑥環降解延遲;⑦降解物排出前可能會引起術后里急后重、大便次數增多的癥狀;⑧裝置大且不好操作;⑨環的內徑偏小導致的排便障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忠法,未經徐忠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50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格爾德霉素脂質體的制備及應用
- 下一篇:一種手動泵供水的蒸汽地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