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傳動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24149.4 | 申請日: | 2012-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446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湯久望;張欲保;高久好;馮繼新;傅幸民;宣惠平;陳國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983部隊 |
| 主分類號: | F16H47/00 | 分類號: | F16H47/00;F16H1/28;F16H57/021;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總裝工程兵科研一所專利服務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郭豐海 |
| 地址: | 21403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傳動 機構 | ||
1.?一種復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5),箱體(15)的左右箱壁上均有兩個軸孔,其中,左右箱壁上對應的軸孔內分別有左側軸(4)和右側軸(21),且左右側軸均與相應軸孔間呈可旋轉狀配合,左側軸(4)和右側軸(21)的外端分別與推土機的左側傳動(3)、右側傳動(22)相連;左側軸(4)與右側軸(21)間有支架,支架上有中軸(10),中軸(10)與支架間呈可旋轉狀配合,且中軸(10)、左側軸(4)和右側軸(21)均處在同一軸線上;中軸(10)兩端分別有左內齒圈(9)和右內齒圈(16);左側軸(4)、右側軸(21)里端分別有左行星架(7)、右行星架(18),左行星架(7)、右行星架(18)的四周分別有左行星輪(8)、右行星輪(17),左行星輪(8)和右行星輪(17)分別與左內齒圈(9)和右內齒圈(16)嚙合在一起;左側軸(4)上有第一齒輪(5)和左太陽輪(6),右側軸(21)上有第二齒輪(20)和右太陽輪(19),第一齒輪(5)與左太陽輪(6)間形成為一體并與左側軸(4)間呈可旋轉狀配合,第二齒輪(20)與右太陽輪(19)間形成為一體并與右側軸)21)間呈可旋轉狀配合;左太陽輪(6)和右太陽輪(19)分別與左行星輪(8)、右行星輪(17)嚙合在一起;箱體(15)的前箱壁上有軸孔,軸孔內有第一輸入軸(14)且二者間呈旋轉狀配合;第一輸入軸(14)與中軸(10)垂直,第一輸入軸(14)的里端有第二錐齒輪(12),中軸(10)上有第一錐齒輪(11),第一錐齒輪(11)與第二錐齒輪(12)嚙合在一起;箱體(15)的左右兩箱壁間有零軸(24),該零軸處于鄰近箱體(15)后壁的箱體(15)內;零軸(24)兩端與左右箱壁間均呈可旋轉狀配合;零軸(24)兩端分別有第三齒輪(1)和第四齒輪(23),第三齒輪(1)與第一齒輪(5)間有惰輪(2),第三齒輪(1)、惰輪(2)和第一齒輪(5)間嚙合在一起;第四齒輪(23)與第二齒輪(20)嚙合在一起;箱體(15)后壁外側有液壓馬達(28),液壓馬達(28)的輸出軸上有第六齒輪(26),零軸(24)中間有第五齒輪(25),箱體(15)后壁上有開口,第五齒輪(25)通過開口與第六齒輪(26)嚙合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液壓馬達(28)的輸出軸上接有第二輸入軸(27),所述第六齒輪(26)固定在第二輸入軸(27)的外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輪(2)借助支架安裝在第三齒輪(1)與第一齒輪(5)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中軸(10)、零軸(24)與箱體(15)后壁間有支撐桿(29),支撐桿(29)的里端借助支架固定在箱體(15)內,支撐桿(29)的另一端與箱體(15)后壁固定在一起,中軸(10)和零軸(24)與支撐桿(29)間借助軸承呈可旋轉狀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983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3983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414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測試水泥承受力的水泥夾具
- 下一篇:庫存粉煤灰烘干脫碳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