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止桉樹繼代培養玻璃化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21306.6 | 申請日: | 2012-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7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梁鈞淞;玉桂成;陳劍成;吳俊;黃光蘭;黃麗丹;李鐵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45109 | 代理人: | 吳安儀 |
| 地址: | 5374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止 桉樹 培養 玻璃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物技術中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桉樹繼代培養玻璃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桉樹的大規模工廠化育苗中,隨著不定芽培養繼代代數的增加,培養后代玻璃化比率也隨之加大,叢生芽分化率降低,嚴重影響了組培生產的進行。玻璃化(Vitrification)是植物組織培養的三大難題之一,是指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所特有的一種生理失調或生理病變。其特征是:不定芽呈半透明玻璃狀,矮小腫脹;葉片呈淺綠色,厚而狹長,脆弱易碎;葉表面缺少角質層和蠟質;莖短粗扁平,節間很短。研究證明,玻璃化不是基因型病變,而是組織培養過程中措施不當造成的非遺傳的生理性失調癥狀。玻璃化的形成與植物組織生長環境中的水分、營養條件、激素水平有關,改善培養條件可緩解玻璃化的程度,但難以徹底消除。
目前預防桉樹繼代培養中玻璃化現象的發生,一般采用降低培養基激素水平,如NAA和6-BA等,特別是6-BA,但是激素NAA和6-BA是不定芽分化所需要的,無法采取減少或取消激素用量的措施來減少或防止玻璃化現象的發生,因此,探索激素的替代物,進而減少激素用量,防止桉樹繼代培養中玻璃化現象的發生對促進桉樹大規模工廠化育苗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種簡便、經濟,且可減少培養基中的激素用量的一種防止桉樹繼代培養玻璃化的方法。
本發明人用含有稀土元素的培養基對桉樹不定芽進行增殖培養的實驗證明,由于稀土元素具有激素樣的作用,可以部分替代α-萘乙酸(NAA)或完全替代N6-苯甲酰基酰嘌呤(6-BA),從而減少培養基中激素的用量,防止桉樹繼代培養過程中玻璃化現象的發生,進而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的防止桉樹繼代培養玻璃化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1)配制培養基:在改良Murashige?&?Skoog(MS)培養基中添加3-5g/L的瓊脂,10-30g/L的蔗糖,0-3.0mg/L?N6-苯甲酰基酰嘌呤(6-BA),0-1.0mg/Lα-萘乙酸(NAA),0.001-1.0mmol/L的單一或混合稀土化合物,調節PH5.4~5.8,并進行高壓滅菌處理;
(2)繼代培養:將桉樹不定芽接入上述培養基中,在溫度26-28℃,光照為3000-7000lux的條件下,每天光照10-12小時,培養20-30天。
在上述(1)步驟中,所用的單一或混合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包括鑭、鈰、釹、鐠、釤的硝酸鹽和氧化物;
步驟(2)所述的桉樹不定芽是由桉樹離體芽器官誘導分化而來的叢生芽。
目前國內尚未有關于防止桉樹繼代培養玻璃化的專利和文獻報道,而本發明具有簡單、易行、經濟的特點,特別是對巨桉×尾葉桉(E.grandis×E.urophylla)無性系十分有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一
配制培養基A、B、C及對照組(CK),培養基A、B、C及CK添加瓊脂3.2g/L和蔗糖25g/L,其中N6-苯甲酰基酰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硝酸釹[Nd(NO3)3]在培養基的濃度如下,將培養基經高壓蒸氣滅菌處理后,接入桉樹不定芽,在溫度28℃,光照為5000lux,每天光照12小時的條件下培養25天后繼代苗含水量如下所示:
實施例二
配制培養基A、B、C及對照組(CK),培養基A、B、C及CK組添加瓊脂3.2g/L和蔗糖25g/L,其中N6-苯甲酰基酰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硝酸鑭[La(NO3)3]在培養基的濃度如下,將培養基經高壓蒸氣滅菌處理后,接入桉樹不定芽,在溫度28℃,光照為5000lux,每天光照12小時的條件下培養25天后繼代苗含水量如下所示:
實施例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未經玉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13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