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能源逆變系統直流側傳導EMI噪聲測量裝置及測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20645.2 | 申請日: | 2012-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0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凌翔;陳道升;周雷;邵羽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40 | 分類號: | G01R31/40;G01R27/2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07***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 系統 直流 傳導 emi 噪聲 測量 裝置 校方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磁兼容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能源逆變系統直流傳導EMI噪聲測量裝置,及測量和補償校準方法,該方法采用S參數分析了新能源端(直流供電端)、DC—LISN端、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端的內阻抗,基于波反射理論研究了直流傳導EMI的測量補償。
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大及傳統能源的日益緊缺,改善能源結構與發展可再生新能源,提高電能的質量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戰略性措施。近年來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進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太陽能發電以其資源豐富、無污染、建設周期短等優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太陽能并網系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力電子器件,使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問題突顯出來,成為工程及科研人員關注的焦點,隨著并網系統的影響增加其兼容性變得更加重要。
傳統的傳導EMI噪聲研究主要限于對逆變系統交流側噪聲的研究,沒有深層次研究傳導EMI可能的產生根源。逆變系統往往包含直流升降壓環節,直流環節雖然不同于交流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環節,但高頻的傳導EMI同樣存在于直流環節的電路之中,如何有效、準確地測量直流環節的傳導EMI,對于消除傳導EMI直接或潛在的影響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能源逆變系統直流側傳導EMI噪聲測量裝置及測量、校準方法,該裝置及方法針對S參數測量的阻抗信息,結合波反射理論,計算測得EMI波反射的大小,最終實現直流傳導EMI的測量補償。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新能源逆變系統直流側傳導EMI噪聲測量裝置,該新能源逆變系統包括新能源模塊、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及負載或并網,新能源模塊提供直流電源并輸出到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由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得到交流電壓再供給負載或并網,在新能源模塊與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之間的導線上連接DC-LISN,DC-LISN再與EMI接收機或矢量網絡分析儀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新能源逆變系統直流側傳導EMI噪聲測量及校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在上述測量裝置基礎上,首先基于S參數測量求得DC-LISN、新能源模塊、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的內阻抗,設新能源模塊阻抗為ZX1?、DC—LISN?內阻抗為ZX2?、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內阻抗為ZX3;
?2)結合波反射理論進行校準補償,根據測得的新能源模塊阻抗為ZX1?、DC—LISN?內阻抗為ZX2?、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內阻抗為ZX3,求出電壓反射系數????????????????????????????????????????????????;
??????????????????????????(3-1)
??????根據式(3-1)求得的反射系數,再求得:
實際電壓VN=V+N/,反射電壓V-NF?=*VN,
其中,V+N為EMI接收機實際測量的電壓值,V+NF反射電壓,也即為需要補償的電壓,VN為實際存在的傳導EMI電壓。
上述步驟1)各模塊阻抗的測算過程為:
運用兩個電流探頭,一個作為注入探頭接至矢量網絡分析儀的輸出端;另一個作為檢測探頭接至矢量網絡分析儀的輸入端,兩探頭經耦合電容C分別接入待測DC-LISN、新能源模塊、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測得各模塊的噪聲源內阻抗ZX,即為新能源模塊阻抗為ZX1?、DC—LISN?內阻抗為ZX2?、逆變控制及電能質量調節模塊內阻抗為ZX3;
基于散射參數法的內阻抗測量公式為:
????????????????????????????????(3-16)
式中為回路的內阻抗,為測量回路的系數,S11為輸入反射系數,?S21為正向傳輸系數。
?
分別使用短路導線和標準電阻Rstandard代替Zx可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未經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206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波診斷裝置、圖像生成方法以及圖像處理裝置
- 下一篇:自動饋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