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激勵與約束機制的交通管理與減速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9390.8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1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余建平;孫冰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集美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F9/047 | 分類號: | E01F9/047;E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2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激勵 約束 機制 交通管理 減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道路設施,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激勵與約束機制的交通管理與減速帶裝置。
背景技術
在許多路段,一些車輛為了方便而逆行,嚴重擾亂交通秩序,威脅車輛及行人的安全。交通管理部門通過電子監控的方式進行管理,發現違規車輛,會進行相應罰款。
在一些學校附近的道路、下坡急彎道路、支路與主路交匯的路口等路段,同樣為了車輛及行人的安全,交通管理部門會設置減速帶。通過減速帶的車輛都會有震動感,速度越高,震動感越明顯。駕駛員為了乘車人員的舒適性,以及保護自己的車輛,一般會降低速度通過減速帶。
電子監控與減速帶都屬于道路交通管理工具,但都具“以罰代管”的性質,重視對違規者的懲罰,而缺乏對守法者的獎勵或鼓勵。
傳統的減速帶也叫減速壟,是安裝在公路上使來往的車輛強制減速的一類交通設施,它的形狀一般為條狀,截面為拱形,間隔的分布于道路上。其材質一般為橡膠或者金屬,它固定在路面并稍微隆起。高速行駛通過的車輛必然受隆起的抬升,使車輛產生強烈的震動,從而逼迫司機減速通過減速帶。減速帶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交通要道口的事故發生,提高了交通道口的安全。但是以這種強制的方式逼迫車輛司機減速的方法及其固定的隆起高度是有局限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現有減速帶的隆起高度是相近的,而且隆起程度不能根據實際的限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某些限速25公里的路段,司機為了避免被震動,經常不得不將車速降到10公里以下,這嚴重影響了道路的通過率。
2)從心理學的角度,這種強制的方式必然導致廣大駕駛員的厭煩情緒,不利于養成路口減速的習慣。相反,在廣大沒有減速帶的鄉村道路上,車速往往會過快。
3)車輛即使減速經過減速帶也會被震動一下,這不僅有損車體,而且還會損傷路面,降低道路以及汽車的使用年限。
4)不能解決車輛逆行的問題。
針對現有道路減速帶的弊端,發明人提出一種新型的道路交通管理方法及其裝置。它能夠正面回應遵守交規駕駛員,同時具有自動升降,避免車輛震動,限速可調等優點,是一種友好、人性化的道路管理方式。
中國專利CN101838973A公開一種震動柔和的道路減速帶,該減速帶由多個減速塊組合而成,每個減速塊寬、高方向橫截面的形狀與梯形相似,橫截面的頂部為一段直線、兩側分別由一段勻加速拋物線和一段勻減速拋物線組成,同一側的勻加速拋物線和勻減速拋物線的曲率方向相反。本發明的特點是:低速車輛可以平緩通過該減速帶,震動柔和,確保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及所載貨物的完好無損。速度較快的車輛通過該減速帶時將遭受柔性沖擊,沖擊力的大小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車速越高,車身起落及震動沖擊越大。既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又體現出對不同車速的賞罰分明,同時消除了現有減速帶產生的剛性沖擊對車輛及減速帶的破壞作用,從而可以延長車輛及減速帶的使用壽命。
中國專利CN201933431U公開一種既能降低減速帶制作成本,又能延長減速帶使用壽命的一種道路減速帶,它包括減速帶,所述減速帶由底板和面板構成,底板面呈凹槽結構,面板位于底板上且現場安裝時與底板粘為一體。優點:一是利用廢舊輪胎為原料,是變廢為寶,既節約了資源,又避免了廢舊輪胎對環境的污染;二是采用由廢舊輪胎橡膠顆粒構成的減速帶,不僅回彈性好,減震效果佳,而且不會對車輛產生損傷,同時極大地降低了車輛能過減速帶時所產生的振動和噪聲。
中國專利CN2797432公開一種可以在夜間發光的道路減速帶,特征是包括主體1、控制部分2、發光裝置和能源部分4;在主體1內設置的發光裝置包括發光體3及設于其上、位于主體1頂部的透明保護罩5;各部分由導線連接;使用本道路減速帶,將大大減少事故隱患,減少對居民和車輛的潛在性危害;該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節能、環保、安全系數高等特點,適宜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廣泛使用的道路減速帶裝置及其管理上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種基于激勵與約束機制的交通管理與減速帶裝置。
本發明設有支撐板、支撐架、萬向節、液壓緩沖裝置、光電裝置;所述支撐板的下端通過鉸鏈與路面連接;支撐架與支撐板的底面連接,支撐架的底部通過萬向節與液壓緩沖裝置連接。
所述支撐板底面可設有兩道凹進滑槽,所述兩道凹進滑槽與支撐板邊緣平行,所述兩道凹進滑槽與支撐板兩側邊緣的距離為20~50cm,支撐板與支撐架通過凹進滑槽與設于支撐架上凸起卡扣連接。
所述凸起卡扣可設在支撐架頂面中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集美大學,未經集美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93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