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刺激信號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9326.X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11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敏蕙;段正仁;梁圣泉;林永峻;羅士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有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刺激 信號 測量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刺激信號的測量,特別涉及生物刺激信號測量的同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已知生物刺激信號測量方法通過一觸發信號輸入一刺激裝置而產生一刺激信號,該刺激信號可以是聲音、光等等。該刺激信號依據其形態,通過不同的方式刺激一待測生物體,該待測生物體如以人體為例,若該刺激信號是聲音,則為震動人體的耳膜,若該刺激信號是光,則刺激人體的視網膜。人體在接受到刺激信號后,會產生一生理的反應信號,該反應信號在產生后,被一感測裝置所量得,并直接存入一信號處理裝置內,且該信號處理裝置與該刺激裝置也利用傳輸線連結,以使該信號處理裝置取得該刺激裝置的同步信號。
據而通過處理比較該反應信號與該刺激信號的同步信號,即可得知有關該待測生物體的數據資料,而據以評估該待測生物體的反應。然而此已知技術,該信號處理裝置與該刺激裝置為利用傳輸線連結,因而限制了該信號處理裝置與該刺激裝置的配置方式與待測生物體的行動自由,且當具有多個該待測生物體及該感測裝置時,其牽線會變得相當的復雜,顯然相當的不方便,無法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發明內容
于是,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披露一種生物刺激信號測量方法,其通過無線傳輸的方式,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并通過同步處理,使刺激信號正確對應反應信號,以正確產生有關待測生物體的數據資料。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首先使一刺激裝置在一第一時間提供一刺激信號至一待測生物體,且在該第一時間同步通過一第一無線傳輸接口將一同步信號輸出至一信號處理裝置。
接著,該待測生物體接收該刺激信號后產生一反應信號,通過一感測裝置接收該反應信號并傳遞至該信號處理裝置。
接著,該信號處理裝置在一與該第一時間相隔一延遲的第二時間得到一延遲同步信號。
最后,使該信號處理裝置對該延遲同步信號補償該延遲而得到該同步信號,并將有關該第一時間的同步信號與該反應信號整合,產生一有關該待測生物體的同步整合數據資料。
此外,本發明也可使該延遲同步信號與該反應信號傳遞至一信號監測處理裝置,該信號監測處理裝置對該延遲同步信號補償該延遲而得到該同步信號,并將有關該第一時間的同步信號與該反應信號整合,產生一有關該待測生物體的同步整合數據資料。
據此,本發明使該刺激裝置與該信號處理裝置通過該第一無線傳輸接口而連接,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并通過使該信號處理裝置或信號監測處理裝置對該延遲同步信號補償該延遲而得到該同步信號,并將該有關該第一時間的同步信號與該反應信號整合,產生一有關該待測生物體的同步整合數據資料,滿足使用上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框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內容及技術說明,現以實施例來作進一步說明,但應了解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為例示說明之用,而不應被解釋為本發明實施的限制。
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框圖,本發明首先為使一刺激裝置10于一第一時間提供一刺激信號11至一待測生物體20,且于該第一時間同步通過一第一無線傳輸接口30將一同步信號12輸出至一信號處理裝置40。其中該刺激信號11可以為選自待測生物體20可以接收的刺激信號,如聲音或光等等,而該刺激裝置10可以對應選擇可以產生聲音或光的蜂鳴器或發光源等等,且該刺激裝置10可以受一觸發信號的驅動而產生如聲音或光的該刺激信號11并產生該同步信號12。
且該第一無線傳輸接口30使用的無線連接可以為選自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互通微波互聯接入)、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ZigBee(是指一種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絡協議)、藍牙、微波、紅外線與射頻等等的無線技術的任一種,但其他未列舉但可無線傳輸的技術,仍應為本發明的等效范圍。
接著,使該待測生物體20接收該刺激信號11后產生一與該刺激信號11相關聯的反應信號60,以使一感測裝置50通過接觸或非接觸的方式感測該反應信號60并傳遞至該信號處理裝置40。接著,該信號處理裝置40于一與該第一時間相隔一延遲的第二時間得到一延遲同步信號13,該延遲為由該第一無線傳輸接口30所造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有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有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932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