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孔結構石墨烯材料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9225.2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33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富強;唐宇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1B31/04 | 分類號: | C01B31/04;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孔 結構 石墨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孔結構石墨烯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多孔氧化鎂/硅復合材料作為模板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使碳源在所述多孔氧化鎂/硅復合材料的結構內生長石墨烯形成氧化鎂/硅/石墨烯復合結構的工序A;通過刻蝕去除復合結構中的模板材料的工序B,從而獲得所述多孔結構石墨烯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所述工序A之前將混合均勻的金屬鎂粉和二氧化硅粉末的混合物作為原料、用氫氣和氬氣的混合氣體將反應爐腔內的空氣完全趕出,于600℃-700℃熱處理4-8h,得到多孔結構的氧化鎂/硅復合材料的工序A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鎂粉和二氧化硅粉末的摩爾比為2∶1。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球磨的方式使所述原料混合均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A包括將作為模板的多孔氧化鎂/硅復合材料放入化學氣相沉積反應室,用氫氣和氬氣的混合氣體將反應爐腔內的空氣完全趕出,加熱至反應溫度800-1100℃,恒溫0-60min的工序A1;導入碳源使之與多孔氧化鎂/硅復合材料進行反應的工序A2,其中氣體流量為5-50SCCM,反應時間5-30min;以及,冷卻獲得氧化鎂/硅/石墨烯復合結構的工序A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為乙炔、乙烯或甲烷。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序A3中的冷卻過程控制降溫速率為10-300℃/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B是通過將工序A制得的氧化鎂/硅/石墨烯復合結構先后放入鹽酸、氫氟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刻蝕液中以除去模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92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