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蓋中具有流體透過部的流體傳感器以及作為中間產品的傳感器探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9138.7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07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M·穆齊奧爾;K·維南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賀利氏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86 | 分類號: | G01F1/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張天舒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流體 透過 傳感器 以及 作為 中間 產品 探頭 | ||
1.一種對流體傳感器(1)進行批量生產的方法,所述流體傳感器特別是熱膜風速計,所述流體傳感器的傳感器探頭(3)直通至外殼蓋(5)上都由無機材料構成,所述傳感器探頭包括形成為薄膜電阻(30)的加熱電阻、與所述加熱電阻相連的自承電導體(42)以及自承電導體(42)固定其上的載體,其特征在于,將電纜(7)引入外殼(6)中,使自承電導體(42)引導穿過外殼蓋(5),在外殼(6)中使電纜(7)的導線(71)與自承電導體(42)相連接,而且此后,用外殼蓋(5)封閉外殼(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螺栓(73)以其前側的插入斜面橫向相對于導線地壓入到在導線和橫向鉆孔之間的中間空間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外殼(6)與具有凸緣(50)的蓋(5)固定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電導體(42)在外殼(6)之外與所述薄膜電阻(30)相連接,并且所述自承電導體在薄膜電阻(30)和蓋(5)的透過部之間覆蓋在基座(43)上。
5.一種由無機材料構成的傳感器探頭(3),在所述傳感器探頭中加熱電阻是薄膜電阻,所述薄膜電阻與自承電導體(42)相連接,所述自承電導體引導穿過外殼蓋(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電導體(42)在與該自承電導體連接的薄膜電阻(30)和蓋的透過部之間的區域覆蓋在基座(43)上,所述自承電導體通過蓋的透過部從外殼(6)中凸出。
6.一種對傳感器探頭(3)進行批量生產的方法,所述傳感器探頭的部分由無機材料構成,其中,作為加熱電阻使用薄膜電阻,所述薄膜電阻與自承電導體(42)相連接,所述自承電導體引導穿過外殼蓋(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電導體在與該自承電導體連接的薄膜電阻(30)和蓋的透過部之間的區域覆蓋在基座(43)上,所述自承電導體在引導穿過外殼蓋(5)之后通過蓋的透過部而凸出。
7.傳感器探頭(3)用于對流體傳感器進行批量生產的用途,所述傳感器探頭為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傳感器探頭或者為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制造的傳感器探頭,在該用途中,在外殼(6)中將電纜(7)的導線(71)與自承電導體(42)相連接,所述電纜(7)由外殼(6)引出,而且所述自承電導體(42)引導穿過外殼的蓋(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電導體(42)在外殼(6)之外與薄膜電阻(30)相連接,并且所述自承電導體在薄膜電阻(30)和蓋(5)的透過部之間覆蓋在基座(43)上。
8.用于廢氣回收的流體傳感器(1),在所述流體傳感器中,加熱電阻是薄膜電阻(30),為了與所述薄膜電阻形成接觸,在外殼(6)中將電纜(7)的導線與自承電導體(42)相連接,電纜(7)由外殼(6)引出,而且所述自承電導體(42)引導穿過外殼(6)的蓋(5),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承電導體(42)在與該自承電導體連接的薄膜電阻(30)和蓋的透過部之間的區域覆蓋在基座(43)上,所述自承電導體通過蓋的透過部從外殼(6)中凸出。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體傳感器(1),其特征在于,引導穿過蓋的導體(42)與薄膜電阻(30)的插線(32)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賀利氏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賀利氏傳感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913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割草機
- 下一篇:路線引導系統、路線引導方法以及路線引導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