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骨切割工具的一種刃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8692.3 | 申請日: | 201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5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凱;衛小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凱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09 | 分類號: | A61B17/3209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割 工具 一種 刃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外科學范疇,具體涉及骨切割工具(如骨刀、骨鑿、骨圓鑿等)的一種刃口結構。
背景技術
骨刀、骨鑿、骨圓鑿等骨切割工具是截骨手術的基本手術器械,廣泛用于骨科、口腔科及其他科室的截骨手術。這些工具用于骨切割時,常需要打穿堅硬的皮質骨。人體骨骼表面多為不規則弧形,同時由于解剖結構所限,骨刀等工具并不能垂直于骨表面打入,甚至需要傾角30°左右打入。這些因素造成傳統的刃口結構骨切割工具在第一次敲擊時存在不能有效進入骨質而滑向一側的風險。這種滑移在骨表面殘留部分軟組織時或用骨刀打入軟性組織(如椎間盤纖維環)時更為明顯。骨刀的滑移除給手術操作帶來不便外,同時造成周圍組織損傷的風險,尤其在脊柱外科,脊髓暴露的情況下,骨刀滑移造成的副損傷可能導致術后腦脊液漏、癱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骨切割工具穩定性差,手術過程中容易滑動的問題,提供了防滑且便于維護的骨切割工具的一種刃口結構。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骨切割工具的一種刃口結構,刃口一側設有若干延伸到刀刃端部的凹凸結構,刃口的另一側為一個平滑面。
凹凸結構的起始部分位于刀體。凹凸結構的凹部分和凸部分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者弧形。凹部分和凸部分的截面形狀自上而下等形或者自上而下漸變。
本發明所述的骨切割工具刃口結構的一側表面設有若干延伸到刀刃端部的凹凸結構,這樣骨切割工具的刀刃形狀為連續凹凸的形狀,突出部容易突破骨皮質,進入骨皮質后,骨切割工具給力位置不易發生變化,后續給力的過程也不會發生滑動。另外在刀刃發生磨損、刃口不鋒利或凹凸結構受損時,打磨刃口的平滑面一側,刀刃能隨打磨變得鋒利,并且隨著平滑面的打磨,刀刃處的連續凹凸結構能隨打磨恢復原狀,不影響骨刀進一步使用的穩定性。這種骨切割工具在骨表面殘留部分軟組織或用骨刀打入軟性組織,如椎間盤纖維環時同樣具有大大超過普通骨切割工具的穩定性。
申請人也曾試圖將骨刀刃口做成鋸齒狀,這樣齒尖在輕微外力下就可以刺入堅硬的骨皮質,可以有效防止滑移產生。但是由于切割對象為堅硬的骨質,刃口很快會變鈍,需要日常打磨維護。鋸齒狀刃口打磨后會逐漸消失,且打磨只能磨快鋸齒尖端,對鋸齒的回縮部分無法打磨,因而無法有效切割骨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使用穩定性高,極大地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另外,便于維護,提高了骨切割工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圖中:1-刀柄,2-刀體,3-刀刃,4-凹部分,5-凸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骨切割工具的一種刃口結構,刃口一側設有若干延伸到刀刃3端部的凹凸結構,刃口的另一側為一個平滑面。凹凸結構的起始部分位于刀體2。凹凸結構的凹部分4和凸部分5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者弧形。凹部分4和凸部分5的截面形狀自上而下等形或者自上而下漸變。
本發明采用在刃口一側設置凹凸結構的方式,在刀刃處形成連續凹凸結構,起到防滑作用。當刃口變鈍,需要打磨維護時,打磨刃口的平滑面一側,刀刃能隨打磨變得鋒利,刀刃處的連續凹凸結構能隨打磨恢復,起到防滑,并且便于維護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凱,未經李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869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總成及其變速器懸置系統
- 下一篇:手動汽車主、副油箱電動轉換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