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及其連通器回油管路及發動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8179.4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6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3 | 分類號: | F01M11/03;F01M11/12;F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油 自動 清潔 系統 及其 連通器 油管 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燃機潤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及其連通器回油管路及發動機系統。
背景技術
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清潔、冷卻、密封、減磨等作用。機油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會有一定量的消耗,并且發動機內的金屬磨屑、塵土、高溫下被氧化的積碳和膠狀沉淀物、水等會不斷混入機油中,所以發動機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對機油進行更換,對機油濾清器進行清理或更換,如何延長發動機機油的維護間隔時間,減少維護費用,一直是相關業界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為了延長機油使用壽命,現有的發動機的機油自動清潔系統通常在系統內加入儲存機油的擴展機油箱,通過油泵和連接管路在發動機油底殼與擴展機油箱之間進行機油的循環,使發動機油底殼內的機油的品質得到保障,從而延長發動機機油的維護間隔時間。但是,目前這種機油自動清潔系統結構復雜,可靠性低,并且對油底殼的結構有所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及其連通器回油管路及發動機系統,對與發動機油底殼的結構沒有限制,結構簡單,可靠性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包括:
附加機油箱,用于存放機油;
分別與所述附加機油箱和發動機連通的供油裝置,用于將所述附加機油箱中的機油抽出并進行過濾然后注入到發動機中;
連通器回油管路,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油底殼的底端和所述附加機油箱的頂端連通,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最高點處的高度高于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并具有一高度差,所述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位于所述發動機允許的最高和最低機油液面高度之間,所述高度差根據所述發動機工作時油底殼內壓力與大氣壓力的差設定,使得當所述油底殼內的機油液位高于所述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時,機油可依據連通器原理沿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回流到所述附加機油箱中,且所述附加機油箱內的機油無法通過連通器回油管路進入所述油底殼。
一種發動機系統,包括:發動機和機油自動清潔系統,所述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包括:
附加機油箱,用于存放機油;
分別與所述附加機油箱和發動機連通的供油裝置,用于將所述附加機油箱中的機油抽出并進行過濾然后注入到發動機中;
連通器回油管路,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油底殼的底端和所述附加機油箱的頂端連通,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最高點處的高度高于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并具有一高度差,所述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位于所述發動機允許的最高和最低機油液面高度之間,所述高度差根據所述發動機工作時油底殼內壓力與大氣壓力的差設定,使得當所述油底殼內的機油液位高于所述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時,機油可依據連通器原理沿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回流到所述附加機油箱中,且所述附加機油箱內的機油無法通過連通器回油管路進入所述油底殼。
一種連通器回油管路,應用于機油自動清潔系統,所述機油自動清潔系統包括:附加機油箱,用于存放機油;分別與所述附加機油箱和發動機連通的供油裝置,用于將所述附加機油箱中的機油抽出并進行過濾然后注入到發動機中;
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油底殼的底端和所述附加機油箱的頂端連通,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的最高點處的高度高于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并具有一高度差,所述油底殼內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位于所述發動機允許的最高和最低機油液面高度之間,所述高度差根據所述發動機工作時油底殼內壓力與大氣壓力的差設定,使得當所述油底殼內的機油液位高于所述設定的機油液面高度時,機油可依據連通器原理沿所述連通器回油管路回流到所述附加機油箱中,且所述附加機油箱內的機油無法通過連通器回油管路進入所述油底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81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降低電磁閥金屬貼合面吸合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色木槭腋芽途徑組織培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