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道路振切除冰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8018.5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5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紀成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紀成明 |
| 主分類號: | E01H5/12 | 分類號: | E01H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張文寶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路 切除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程專用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道路振切除冰裝置。
背景技術
冬季雨雪天氣之后,馬路上的積雪或凍雨清掃不及時會形成冰層,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各地更為明顯,給出行帶來不便,同時也為道路交通帶來隱患。
現有的除冰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鏟式,其工作效率比較高,但是對于路面不平的情況,處理效果不佳,尤其是面對路面表層的覆冰,基本起不到清除效果;另一種為鎬式,通過“刨”的動作清除冰層,但是這種方式的設備作用面小,清除效率低,很難一次將冰層除凈,同時對路面會造成一定的破壞,為今后的道路維護增加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道路除冰裝置的缺點,提供了一種道路振切除冰裝置,能夠高效率,全面的清除路面冰層,且對路基不造成損傷。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該裝置安裝在機動車的前部,包括振切結構、清掃結構以及覆冰清除結構三部分。
所述振切結構安裝在機動車的最前部,分為支撐架和安裝于支撐架上的滾筒兩大部分,滾筒的左右兩端通過減振塊與支撐架連接;滾筒內設置支撐于軸承上的偏心軸,偏心軸的左端與聯軸器連接,聯軸器伸出滾筒的左側壁并與小齒輪連接,偏心軸的右端不與滾筒的右側壁接觸,偏心軸的重心位于滾筒的中間截面上;滾筒的右側壁上固接大齒輪;大齒輪驅動滾筒沿自身中軸轉動,小齒輪驅動偏心軸轉動,使得滾筒在轉動的同時產生振動;滾筒的表面設置25-35排與滾筒中心線平行的刀片,且每個刀片與滾筒之間均設置壓簧,使刀片可上下移動;
所述清掃結構安裝在振切結構的后方;
所述覆冰清除結構安裝在清掃結構的后方,其殼體為圓筒形,通過橫軸連接在機動車上;覆冰清除結構的表面設置4-6排與殼體軟連接的金屬釘。
所述偏心軸的偏心距為15-20mm。
所述刀片為30排,沿滾筒的外壁均勻分布;每排設置5個刀片,且相鄰兩排刀片間交錯排列。
所述刀片的長度為36cm,寬度為11cm,其一側與滾筒間通過螺栓連接,另一側通過兩個壓簧與滾筒連接。
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液壓升降裝置。
所述小齒輪的轉速為1500-2000轉/min,所述大齒輪與機動車車軸的轉速比為2∶1。
所述覆冰清除結構殼體上,每排金屬釘的密度為50個/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除冰裝置采用振切原理,刀片在滾筒的振動下反復切割冰層,并且隨著滾筒自身的轉動,沿冰層的切口對冰層進行“刮”的動作,以實現除冰功能;各刀片獨立,各自只負責一小段路面,組合后能夠適應各種路面狀況,即使面對路面不平的情況,也能起到良好的除冰效果;刀片上裝有壓簧,在刀刃接觸到路面時能夠回壓,與路面之間不形成硬接觸,起到保護路面的效果;清掃結構可以采用現有的轉輪式清掃結構,或者是ZL201020593211.8提供的橫掃裝置;覆冰清除結構上軟連接的金屬釘對之前處理過的路面覆冰做進一步的清理,通過不規則的撞擊清除路面坑洼處的余冰,以達到全面清理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安裝在機動車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振切裝置的正視剖面圖;
圖3為刀片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覆冰清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
A-振切結構;B-清掃結構;C-覆冰清除結構;1-支撐架;2-滾筒;3-減震塊;4-偏心軸;5-小齒輪;6-大齒輪;7-刀片;8-壓簧;9-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道路振切除冰裝置,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裝置安裝在機動車的前部,包括振切結構A、清掃結構B以及覆冰清除結構C三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紀成明,未經紀成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801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煤制烯烴系統及其冷凝液回收裝置
- 下一篇:新型連續性二甲基乙酰胺精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