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7603.3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29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織田浩敬;只野順一;齊藤謙次;飛山了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吳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裝置,以及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剛性提高了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使用者能夠攜帶的諸如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移動式電子裝置已經在廣泛使用。為了提高這種電子裝置的便攜性,期望減小該電子裝置的厚度。
例如,為了減小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厚度,已經提出了一種關于主體中的內部部件的布局和鍵盤的結構的新構思(例如參考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10-140510)。
不降低電子裝置相對于外部力的剛性的情況下減小電子裝置的厚度是人們所希望的。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10-140510中描述的結構通過將鍵盤的輸入鍵結合到窄型面(low-profile)的盒式殼體中而能夠相對于由鍵接觸操作而引起的沖擊提高鍵盤部分的剛性。然而,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10-140510中沒有描述該裝置的總體剛性是如何提高的。
發明內容
因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剛性提高了的電子裝置。
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外部構件,構造成形成第一外表面;第二外部構件,構造成形成與第一外表面相反的第二外表面;和電池單元,電池單元構造成當電池單元容納在第二外部構件中時,電池單元形成第二外表面的部分。電池單元具有結合在該電池單元中的電池。電池供給電力。第一外部構件、第二外部構件和電池單元使用螺釘構件緊固在一起。
電池單元能夠容納在第二外部構件中使得第二外部構件的長邊平行于電池單元的長邊。
螺釘構件能夠穿過電池單元的第二內表面插入并將第一外部構件、第二外部構件和電池單元緊固在一起。
螺釘構件的頭部能夠由彈性構件形成,并且螺釘構件能夠將第一外部構件、第二外部構件和電池單元緊固在一起使得頭部的至少部分從第二外表面突出。
頭部的平行于第二外表面的表面能夠具有形成其中的槽口,并且槽口通過螺釘構件的旋轉軸。
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第一外部構件形成了第一外表面,第二外部構件形成了與第一外表面相反的第二外表面,電池單元具有結合在該電池單元中的供給電力的電池并且當電池單元容納在第二外部構件中時,電池單元形成第二外表面的部分,第一外部構件、第二外部構件和電池單元使用螺釘構件緊固在一起。
依照本技術的實施例,剛性能夠被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透視圖;
圖2為主體的蓋關閉時的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正視圖;
圖3為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主體的仰視圖;
圖4為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主體的正面截面圖;
圖5為使用在筆記本式個人電腦中的螺釘的透視圖;以及
圖6為使用在筆記本式個人電腦中的螺釘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描述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
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結構
圖1至圖3示出了表示根據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結構。圖1為筆記本式個人電腦的11(下文中簡稱為“個人電腦11”)的透視圖。圖2為蓋構件相對于個人電腦11的主體關閉時的個人電腦11的正視圖。圖3為個人電腦11的主體21的仰視圖。
筆記本式個人電腦11包括主體21和蓋構件22,該蓋構件22附接到主體21以使其相對于主體21能夠翻轉,如圖1所示的箭頭A所示。個人電腦11的蓋構件22使用鉸鏈部附接至箭頭D所指的方向上的主體21的端部,其中該鉸鏈部繞著在左右方向上(箭頭B所指的方向(左)和箭頭C所指的方向(右))延伸的軸線是可旋轉的。
使用這樣的結構,通過相對于主體21旋轉蓋構件22,個人電腦11能夠在打開模式和關閉模式之間切換,其中在打開模式中蓋構件22豎起(參照圖1),在關閉模式中蓋構件22與主體21重疊(參照圖2)。
注意,箭頭B在圖1至圖3中所指的方向彼此對應。同樣地,箭頭C在圖1至圖3中所指的方向彼此對應,以及箭頭D在圖1至圖3中所指的方向彼此對應。
蓋構件22包括平板液晶顯示器(LCD)23,其用作顯示文字和圖像的顯示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76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性丙烯聚合物
- 下一篇:用于制備改性丙烯聚合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