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及其現場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7378.3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5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丁慈鑫;張慶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慈鑫;張慶中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匯智容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劉新年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太陽能 發電站 支架 基礎 及其 現場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及其現場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大量采用支架支撐光伏組件板的安裝方式,每一根支架柱下都需配置一個構件基礎,目前采用的大都是現場澆筑的方式。由于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場地往往位于荒漠化地區(沙漠、戈壁灘、石漠化坡地、沼澤地、水岸灘涂等),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都比較缺乏,因此目前支架基礎現場施工方法存在造價較高、質量較差、工期較長、用工用料較多、投入的施工機械較多、施工管理較困難等問題。這對于盡快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建造成本及降低發電成本是極為不利的,有必要研究新的支架基礎結構形式和新的現場施工方法以改變現狀。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及其現場施工方法。
一種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包括預制的中心柱體、基座、筒節和現場填充的砂石土方兩部分;基座設置在中心柱體的底部,中心柱體位于基座上部的中心位置,筒節設置在基座上;筒節的平面尺寸不大于基座的平面尺寸,筒節與中心柱體和基座之間形成空腔;空腔內填充有砂石土方,砂石土方的重量構成支架基礎整體重量的一部分。
中心柱體是圓柱形狀或棱柱形狀,基座是圓柱形狀、棱柱形狀、圓臺形狀、棱臺形狀中的一種。
基座和筒節是分離的兩個部件。
基座和筒節是澆筑在一起的一個部件。
基座中還設置有灌漿通孔。
支架基礎還配置有附加筒節。
筒節的底面形狀與基座的底面形狀一致。
一種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的現場施工方法,包括:
步驟1: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處理,清除地表虛浮土,使其符合設計要求;
步驟2:將支架基礎的預制部分安放到施工場地,調整空間姿態與位置,使其符合設計要求;支架基礎的預制部分包括中心柱體、基座、筒節;基座設置在中心柱體的底部,中心柱體位于基座上部的中心位置,筒節設置在基座上;筒節的平面尺寸不大于基座的平面尺寸,筒節與中心柱體和基座之間形成空腔;?
步驟3:用施工現場的砂石土方裝填入空腔內,砂石土方的重量構成支架基礎整體重量的一部分。
支架基礎的基座中還設置有灌漿通孔,現場施工方法還包括向灌漿通孔內灌漿以填充基座底部空隙的步驟,這個步驟在步驟2之后進行。
支架基礎還配置有附加筒節,現場施工方法還包括在筒節上再增加附加筒節再填土的步驟。
現有技術大量采用在現場現澆柱下大放腳實心體基礎的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減少混凝土消耗量30%以上,對于較大體量的實心體支架基礎而言甚至可以減少混凝土用量50%以上。由于支架基礎預制部分本身的重量較小,相應減少了預制工程量物流運輸量現場安裝工作量,而空腔內填土后并不減少基礎整體的設計重量。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夠大大縮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建設工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成本。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是本發明支架基礎的示意圖。
圖3和圖4是帶有灌漿通孔的支架基礎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本發明支架基礎的現場施工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和圖2,本發明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支架基礎的預制部分由中心柱體1、基座2、筒節4組成,基座2設置在中心柱體1的底部,中心柱體1位于基座2上部的中心位置,筒節4設置在基座2上,筒節4的平面尺寸不大于基座2的平面尺寸,筒節4與中心柱體1和基座2之間形成空腔,空腔內填充有砂石土方,砂石土方的重量構成支架基礎整體重量的一部分。在使用時,太陽能光伏板的支架柱安裝在中心柱體1的頂部。
由于本發明的支架基礎,其立面與剖面形狀形同于火鍋,在工程實踐中,可以俗稱為火鍋式基礎。
中心柱體1可以做成各種規則的柱體形狀,例如圓柱、棱柱等。基座2也可以做成各種規則的柱體形狀(如圖1所示)或臺體形狀(如圖2所示),例如圓柱、棱柱、圓臺、棱臺等。
基座2和筒節4可以是分離的兩個部件,也可以是澆筑在一起的一個部件。
請參閱圖3和圖4,為了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可以在基座2中設置灌漿通孔3,灌漿通孔3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當灌漿通孔3的數量為多個時,灌漿通孔3是對稱設置在中心柱體1周圍的,如圖5所示。
為了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筒節4的底面形狀與基座2的底面形狀一致,可以為圓形、矩形或各種正多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慈鑫;張慶中,未經丁慈鑫;張慶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73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探測電磁輻射的探測器單元
- 下一篇:潛水電機的轉軸動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