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顯微系統及其實現圖像融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7015.X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17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焦斌斌;孔延梅;程騰;高杰;李慶;吳健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光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6T5/50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專利事務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32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顯微 系統 及其 實現 圖像 融合 方法 | ||
1.一種紅外顯微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載物臺(2)、目標物體(3)、可見顯微相機(4)和紅外顯微相機(5),所述目標物體置于所述載物臺上;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分別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載物臺上方,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的光軸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載物臺上側面,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能夠同時相對所述載物臺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動并定位,且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能夠分別沿其所在的水平面內左右移動并使其鏡頭正對置于所述載物臺上的目標物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顯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能夠同時相對所述載物臺沿所述支架上下移動并定位,且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能夠分別沿其所在的水平內左右移動并使其鏡頭正對置于所述載物臺上的目標物體的結構為:在所述載物臺正上方設置Z向導桿(6),另設有橫向支架(7),所述橫向支架通過螺紋嚙合于所述Z向導桿上,且所述橫向支架可沿Z向導桿上下移動并定位;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分別滑動定位于所述橫向支架上,且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和紅外顯微相機能夠分別相對所述橫向支架左右移動并定位。
3.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紅外顯微系統實現圖像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首先將所述紅外顯微相機對準目標物體,并調節到合適的放大倍率,然后對目標物體成像得到其紅外圖像并保存,然后從該紅外圖像中提取目標區域;
②移開所述紅外顯微相機并使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對準所述目標物體,然后將該可見顯微相機調節到與上述步驟①中紅外顯微相機相同的放大倍率下,使所述可見顯微相機對所述目標物體成像得到其可見光圖像并保存;
③在上述步驟中保存的可見光圖像上且對應所述紅外圖像中的目標區域處選擇若干個特征點;
④移開所述可見顯微相機使所述紅外顯微相機重新對準所述目標物體,在與步驟①中紅外顯微相機相同的放大倍率下得到的目標物體的實時觀測圖像上對應上述可見光圖像上的若干個特征點處分別選取與之對應的參考點;
⑤先對所述可見光圖像進行旋轉,然后再對所述紅外圖像進行相應的旋轉,再對旋轉后的紅外圖像進行拉伸變換,拉伸變換時以上述可見光圖像上的特征點為參考坐標,將上述紅外圖像上的參考點的坐標以該參考點的坐標與與之對應的特征點的坐標的比值為比例分別做拉伸變換,得到變換后的紅外圖像,然后將該變換后的紅外圖像與所述可見光圖像重合,最后將該重合的變換后的紅外圖像與所述可見光圖像進行和所述紅外圖像相反方向的旋轉使之回復到所述紅外圖像的初始狀態,從而得到紅外圖像和可見光圖像的疊加融合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光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光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701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殺蟲組合物
- 下一篇:水稻防蟲網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