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兩組元光學補償變焦鏡頭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16517.0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1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金發(fā);陳俊杰;鄭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開發(fā)區(qū)鴻發(fā)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10 | 分類號: | G02B7/10;G02B15/20;G02B15/17;G02B7/02;G02B1/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1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組元 光學 補償 變焦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技術屬于光機電一體化領域,涉及一種兩組元光學補償變焦鏡頭,特別是關于一種緊湊裝配的兩組元光學補償變焦鏡頭。
技術背景
隨著安全防范意識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對監(jiān)控鏡頭的需求量也不斷的提高,鏡頭的裝配花費的人力物力也不斷增大,在目前無法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的環(huán)境下,鏡頭光學組件的數(shù)量和與之相配合的機械組件數(shù)量,直接影響到作業(yè)人員的裝配效率;光學組件和機械組件的配合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到裝配成品的合格率。所以,在人工裝配的現(xiàn)有條件下,盡可能的把光學鏡頭的光路設計得結構簡單緊湊,光學組件與機械組件配合簡單穩(wěn)定,易于裝配,裝配合格率高。本專利技術方案所提供的變焦鏡頭,其光學裝配步驟包括七個光學透鏡、兩個隔圈、兩個壓圈,總計十一個步驟,一般的變焦鏡頭裝配步驟組件包括九個光學透鏡、前組件里兩個隔圈,后組件里五個隔圈、前后壓圈兩個,共計十八個步驟。相比于同類的鏡頭,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案在裝配上減少了七個步驟,效率提高了40%左右,另一方面也減少了制造誤差,提高了光學穩(wěn)定性,像質(zhì)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應用前景廣泛。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緊湊裝配的兩組元光學補償變焦鏡頭,提高鏡頭的裝配效率和合格率。
為了實現(xiàn)上述專利技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兩組元光學補償變焦鏡頭,包括主筒組件、前組件、后組件。所述前組件包括前組鏡筒、隔圈、前組壓圈和補償鏡組。所述后組件包括后組鏡筒、隔圈、后組壓圈和變倍鏡組。所述補償鏡組和變倍鏡組共設有九片透鏡,其中包括兩件膠合透鏡。補償鏡組總光焦度為負,變倍鏡組總光焦度為正,前組件和后組件在主筒組件內(nèi)移動,改變補償鏡組和變倍鏡組的相對位置互相補償像面來調(diào)節(jié)整個鏡頭的焦距變化,焦距變倍比范圍:2~4.5倍。
進一步地,補償鏡組設有按物體一側順序排列的第一片透鏡、第二片透鏡、第三片透鏡,第一片透鏡是一片凸凹負焦透鏡;第二片透鏡是一片雙凹負焦透鏡,第三片透鏡是一片凸凹正焦透鏡。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片透鏡與第二片透鏡直接緊靠裝配,所述第二片透鏡與第三片透鏡中間設有一個隔圈隔開裝配。
進一步地,變倍鏡組設有按物體一側順序排列的第四片透鏡、第五片透鏡、第六片透鏡、第七片透鏡、第八片透鏡,第九片透鏡,第四片透鏡是一片雙凸正焦透鏡:第五片透鏡是一片凹凸負焦透鏡;第六片透鏡和第七片透鏡是一組膠合透鏡,第六片透鏡是一片第一面為凸的正焦透鏡,第七片透鏡是一片第二面為凹的負焦透鏡,第六片透鏡第二面與第七片透鏡第一面為膠合面,曲率半徑相等,膠合面可以是凹或者凸的,用光學膠膠合,膠合總光焦度為負;第八片透鏡和第九片透鏡是一組膠合透鏡,第八片透鏡是一片第一面為凸的正焦透鏡,第九片透鏡是一片第二面為凸的負焦透鏡,第八透鏡第二面與第九片透鏡的第一面為膠合面,曲率半徑相等,膠合面可以是凹或者凸的,用光學膠膠合,膠合總光焦度為正。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四片透鏡與第五片透鏡直接緊靠裝配;所述第五片透鏡與第六、七片透鏡組成的膠合透鏡中間設有一個隔圈隔開裝配;所述第六、七片透鏡組成的膠合透鏡與第八、九片透鏡組成的膠合透鏡直接緊靠裝配。
進一步地,所有透鏡表面都鍍有至少一層增透膜,不包括膠合面,同時透過可見光和紅外光,具有紅外功能,夜間在紅外燈的輔助下也能成像。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制成的變焦鏡頭,其光學裝配步驟包括七個光學透鏡、兩個隔圈、兩個壓圈,總計十一個步驟,同類的鏡頭裝配步驟包括九個光學透鏡、前組件里兩個隔圈,后組件里五個隔圈、前后壓圈兩個,共計十八個步驟。相比同類的鏡頭,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案在裝配上減少了七個步驟,效率提高了40%左右,另一方面也減少制造誤差,提高了光學穩(wěn)定性,像質(zhì)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應用范圍廣泛。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裝配半剖圖
附圖2是本專利技術在一實施方式中的光學系統(tǒng)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應該指出的是,附圖的目的只是便于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說明,不是一種多余的敘述或是對本專利技術范圍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開發(fā)區(qū)鴻發(fā)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福州開發(fā)區(qū)鴻發(fā)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6517.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