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日本大螯蜚的室內培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6014.3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閆啟侖;王睿睿;王菊英;陳紅星;韓明輔;閆吉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劉曉琴 |
| 地址: | 11602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日本 大螯蜚 室內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底棲生物培養,具體為一種端足類日本大螯蜚的室內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端足類是海洋底棲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魚和大部分鳥類食物的主要來源;種類多、分布廣,世界各地都有;數量大、繁殖周期短。端足類因上述優點成為生物毒性檢測的優選受試生物。
但是用于毒性檢測的端足類受試生物大多來自于野外采集,因而存在受試生物獲取時間、數量、生物品質等方面的問題,導致毒性檢測工作受到極大限制。為滿足毒性檢測工作的需要,端足類受試生物的實驗室周年長期培養十分必要。
目前端足類受試生物能夠做到在實驗室中長期培養的種類僅有Ampelisca?abdita、Leptocheirus?plumulosus、Hyalella?azteca等不多的種類,包括Corophium?volutator等種類的實驗室培養技術正在不斷摸索中。
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japonica)隸屬于端足目鉤蝦亞目蜾贏蜚科大螯蜚屬,棲息于潮間帶軟泥和泥沙底質。最先發現于日本,為世界廣分布種,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均有報道,在我國渤海、黃海和東海均有分布,周年均有出現。該種生物已被美國材料與測試學會作為沉積物毒性檢測的標準受試生物。本發明具體為一種端足類日本大螯蜚的海水馴化和室內培養方法,培養得到的日本大螯蜚可作為環境污染生態毒理診斷的受試生物,保障日本大螯蜚的周年供給,滿足海洋沉積物、海洋疏浚物和海水樣品生物毒性檢測工作的開展,解決環境污染生物檢測受試生物在獲取時間、數量、生物品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端足類生物日本大螯蜚的培養方法,提供數量充足和品質優良的受試生物,滿足毒性檢測工作的需要。
本發明是馴化及培養日本大螯蜚,使其經馴化后在實驗室最佳培養條件下生長和繁殖,達到該種生物能夠在實驗室內長期培養,保證日本大螯蜚實驗室周年供給,滿足毒性檢測工作對受試生物獲取時間、數量和生物品質的要求,保障毒性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一方面在于:一種端足類日本大螯蜚的室內培養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驟:
a.日本大螯蜚采集
采集日本大螯蜚棲息地5cm左右的表層沉積物,放入網目為0.5mm的篩子中,篩出沉積物,收集端足類,將其放入盛有現場海水的容器中,運輸過程中避光充氧;
b.日本大螯蜚培養基質
培養容器盛裝2-3cm的潔凈沉積物,添加海水體積為沉積物體積的3倍;
c.日本大螯蜚馴化條件
挑選日本大螯蜚個體,置于備好的培養容器中,投喂單胞藻餌料,充氧;隔一天換水,換水后投喂單胞藻餌料,充氧;每日升或降的溫度不超過3℃,升或降的鹽度不超過3,逐漸馴化到實驗室長期培養條件;
d.日本大螯蜚培養條件
溫度20~26℃,鹽度10~26,投喂單胞藻餌料,充氧;隔一天換水,換水后投喂單胞藻餌料;30~50d更換沉積物,分離成體和幼體。
具體的,在上述的培養方法中,步驟b所述的培養容器,清潔后,用濃度為10%HCl溶液至少浸泡6小時,用水沖洗干凈。
具體的,在上述的培養方法中,步驟b所述的:
培養沉積物:采集自日本大螯蜚的采集地,經0.5mm的篩子篩分,去除石子和大顆粒物,過篩后的沉積物盛放在容器中,置于冰箱中-20℃凍存至少24h,去除沉積物中的其他生物;將凍存的沉積物放入烘箱中60℃至干燥或自然風干,碾碎后備用;
培養海水:其鹽度是將近岸海水經砂濾、沉淀和20μm篩絹過濾與經曝氣后的自來水調配所得。
具體的,在上述的培養方法中,步驟c或d中所述的換水的體積為原添加海水體積的2/3。
具體的,在上述的培養方法中,步驟c或d中所述的單胞藻餌料為下述的一種:
6×106cell/ml的新月菱形藻;
6×105cell/ml的青島大扁藻;
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島大扁藻(6×105cell/ml)以等體積混合溶液;
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島大扁藻(6×105cell/ml)以等體積混合溶液,附加合成餌料(0.1mg/ml);所述的合成餌料為對蝦蚤狀幼體階段或糠蝦期所用合成餌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未經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60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兩足移動機構
- 下一篇:一種ABS增韌的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