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及夾持拉緊薄鋼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5686.2 | 申請日: | 201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12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24 |
| 發明(設計)人: | 魏志凌;寧軍;王武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思拓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42 | 分類號: | B23K26/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47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片 夾持 拉緊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夾持器,所述夾持器包括U形氣囊槽(1)、L形移動夾緊條(2)、大氣囊(3)、上頂壓緊條(4)、T形底座(5)、扁圓小氣囊(6)、小蓋板(7)和鉤形張緊條(8);在T形底座(5)的左邊安裝有U形氣囊槽(1),U形氣囊槽(1)內設有大氣囊(3),在大氣囊(3)的上方、U形氣囊槽(1)內設有上頂壓緊條(4),在U形氣囊槽(1)的右端設有L形移動夾緊條(2),L形移動夾緊條(2)的一端緊貼U形氣囊槽(1)的右端、另一端在U形氣囊槽(1)的上方并與U形氣囊槽(1)形成狹槽,所述狹槽用于容納薄鋼片(9);在T形底座(5)的右邊安裝有鉤形張緊條(8),扁圓小氣囊(6)設置于鉤形張緊條(8)和T形底座(5)之間形成的凹槽內,在扁圓小氣囊(6)上設有小蓋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左夾持器,左夾持器與右夾持器結構相同,左右夾持器分別夾住薄鋼片(9)的兩端,通過大氣囊(3)和扁圓小氣囊(6)的配合將薄鋼片(9)夾緊和拉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夾持器之間設有薄鋼片托板(10),用于臨時承托薄鋼片(10),當夾緊和拉緊薄鋼片后,可從在所述左右夾持器之間拉出薄鋼片托板(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薄鋼片托板(10)端面設有拉手(11),用于將薄鋼片托板(10)從所述左右夾持器之間拉出。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鉤形張緊條(8)上設有小鉤,在所述T形底座(5)的中間隔斷上相應設有孔,在所述U形氣囊槽(1)上設有與所述小鉤配合的鉤槽;所述的小鉤通過所述的孔與所述的鉤槽配合,當所述鉤形張緊條(8)向外移動時,帶動所述U形氣囊槽(1)也向外移動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鉤、孔和鉤的各自個數至少為兩個。
7.一種夾持拉緊薄鋼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薄鋼片夾持拉緊裝置夾持拉緊薄鋼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夾持拉緊薄鋼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T形底座(5)固定在激光加工設備機臺上,再依次安裝鉤形張緊條(8),U形氣囊槽(1),大氣囊(3),上頂壓緊條(4),L形移動夾緊條(2),扁圓小氣囊(6)和小蓋板(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夾持拉緊薄鋼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薄鋼片(9)放在薄鋼片托板(10)上,再一起輕輕推入預定的位置,往大氣囊(3)內通氣,大氣囊(3)就會通氣漲大迫使上頂壓緊條(4)上移將薄鋼片(9)夾緊;接著往扁圓小氣囊(6)通氣,扁圓小氣囊(6)通氣漲大迫使鉤形張緊條(8)向外移動,鉤形張緊條(8)將帶動U形氣囊槽(1)、L形移動夾緊條(2)、大氣囊(3)、上頂壓緊條(4)和薄鋼片(9)一起向外移動將薄鋼片(9)張緊;最后用拉手(11)將薄鋼片托板(10)拉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思拓機器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思拓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56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液力變矩器
- 下一篇:一種鐵路運輸物流智能調度系統及其車輛位置跟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