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4984.X | 申請日: | 201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4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岳正軍;涂必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衡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03 | 分類號: | G01G19/03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黃軍委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動態 陣列 壓電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重傳感器,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
背景技術
現有車輛稱重系統的傳感器種類包括有力變換式、橋式、彎板式,等等,這些傳感器的結構尺寸很大,且稱量針對的是整個軸的重量;它通常由數以噸計的鋼板制成,這樣的設計浪費資源,而且在實際安裝中,存在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長、安裝復雜、水泥固化時間長影響交通等問題,在后期使用過程中,還存在排水不便、維護頻繁的問題;再則,現有的傳感器稱重,大多數動態測量比靜態測量精度差很多,給車輛通行帶來很大麻煩,測量效率低下,影響交通。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科學、受力均衡、一致性好、可實現動態測重、測量值精度高、測重效率高、易于生產和安裝的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它包括有受力形變腔體和兩組平行設置的石英壓電傳感器,兩組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分別設置在所述受力形變腔體內,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的上下受力面分別與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上下形變受力內腔面接觸。
基于上述,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由測重受力頂板、測重支撐底板和兩組外拱狀形變側壁構成,其中,兩組所述外拱狀形變側壁分別設置在所述測重受力頂板和所述測重支撐底板之間,所述測重受力頂板與所述測重支撐底板平行設置。
基于上述,它還包括有設置在所述受力形變腔體上的路面受力層。
基于上述,所述路面受力層和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緩沖隔離層。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具體的說,該車輛動態測重壓電傳感器能夠實現不停車測重,且動態測量值準確、精度高;另外,其耐候性好,無溫度和時間漂移,橫向偏載一致性好,固有頻率高,稱重準確度長期穩定可靠;再則,易安裝,路面傷害小,施工周期短,使用壽命長,與路面壽命一致,適用于現有高速公路系統;該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結構設計科學,石英壓電傳感器受力均衡,一致性好,且采用兩組石英壓電傳感器,即可測車速,又利于提高采集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度,其具有結構設計科學、受力均衡、一致性好、可實現動態測重、測量值精度高、測重效率高、易于生產和安裝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1.測重受力頂板,12.測重支撐底板,13.?外拱狀形變側壁,2.石英壓電傳感器,3.路面受力層,4.緩沖隔離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車輛動態測重陣列壓電傳感器,該傳感器整體呈長條狀,它包括有呈長條狀的路面受力層3、呈長條狀的受力形變腔體和兩組呈長條狀的石英壓電傳感器2。
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由測重受力頂板11、測重支撐底板12和兩組外拱狀形變側壁13構成,其中,兩組所述外拱狀形變側壁13分別設置在所述測重受力頂板11和所述測重支撐底板12之間,所述測重受力頂板11與所述測重支撐底板12平行設置;該結構設計利于受力形變腔體豎向受力均衡,且兩組外拱狀形變側壁13呈外拱形狀,利于受力形變腔體豎向受力形變;兩組外拱狀形變側壁13的形變有一定分力,但分力很小,并且分力與外力成正比。
兩組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2彼此平行設置,兩組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2分別設置在所述受力形變腔體內,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2的上下受力面分別與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上下形變受力內腔面接觸,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2的上下受力面位于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豎向受力中心;所述路面受力層3設置在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測重受力頂板11上。
通過兩組所述石英壓電傳感器2,可計算出車輛的車速。
安裝時,在垂直于公路的方向上挖105mm寬、70mm深的槽,然后,使所述測重支撐底板12朝下,將該壓電傳感器放置于所述槽內,再澆筑灌封固定即可。
所述測重支撐底板12與兩側的外拱狀形變側壁13相比,要往兩側伸出一定長度,這樣是為了更好的將所述受力變形腔體固定在所述槽內。
所述路面受力層3和所述受力形變腔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緩沖隔離層4,所述緩沖隔離層4由泡棉構成;在受力形變腔體向外產生形變時,緩沖隔離層4可起到緩沖作用,另外,在澆筑灌封固定時,可起到灌封材料與傳感器之間的隔離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衡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衡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49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