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動二輪車的構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4941.1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6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安多信喜;黨國浩;伊藤美知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K11/04 | 分類號: | B62K11/04;B62K19/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動 二輪 構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了剛性強度的機動二輪車的構架。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機動二輪車的構架,具有這樣的構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構架相對于頭管分別一體地連接主管和下伸管的各前端部,另外,頭管、主管、以及下伸管,通過在它們的側面重合并且焊接的構架連接用角撐板,被相互一體地連接而被加強。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08687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術中,只是對構架前部的頭管周圍進行加強,為了進一步提高強度,需要增大構架整體的壁厚等,存在導致重量、成本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量輕而且成本低、強度高的機動二輪車的構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機動二輪車的構架3具有從頭管67后方朝斜下方后方延伸的主構架71和從主構架71朝斜上方后方延伸的后構架75,將上述主構架71與上述后構架75焊接,而形成為三叉狀部93,其特征在于:用自成一體日語:別體的加強板95以從側面覆蓋上述三叉狀部93的方式進行焊接。
在本發明中,用自成一體的加強板以從側面覆蓋上述三叉狀部的方式進行焊接,所以,僅是追加自成一體的加強板,就能夠牢固地加強應力容易集中的三叉狀部,能夠抑制重量、成本,提高強度。
作為本發明的第2特征,上述加強板95也可把其周緣131焊接在構架上,周緣131以外相對于構架為空心狀。
由于將加強板的周緣焊接在構架上,所以,能夠用少的焊接部位提高焊接強度,能夠降低焊接成本。另外,由于周緣以外相對于構架為空心狀,所以,能夠增大構架的截面,能夠提高構架的剛性。
作為第3特征,也可在上述三叉狀部93的前方設置被焊接在上述主構架71上的樞軸板89。
由于對樞軸板的后方進行加強,所以,載荷難以傳遞到樞軸板,樞軸板不變形。這樣,可不需要樞軸板的加強,能夠降低重量及成本。
作為第4特征,也可使得上述主構架71在其下方具有朝左右方向延伸的橫向構件79,上述加強板95覆蓋到上述橫向構件79的端部。
通過覆蓋橫向構件的端部,能夠增大主構架、后構架、橫向構件的連接強度。
作為第5特征,也可在上述后構架75上方后端具有載物架51。
即使來自載物架的載荷沿后構架傳遞,也能夠借助于三叉狀部的加強以良好效率進行支承。
作為第6特征,也可具有車座軌73,該車座軌73從上述主構架71的中間部朝后方延伸,在其上方具有車座49和上述載物架51,上述后構架75的后端與上述車座軌73相連。
即使來自車座和載物架的載荷沿后構架傳遞,也能夠借助于三叉狀部的加強以良好效率支承后構架。
按照本發明,用加強板以從側面覆蓋三叉狀部的方式進行焊接,所以,僅是追加加強板,即可牢固地加強應力容易集中的三叉狀部,不需要使主構架、后構架整體為大直徑、厚壁,所以,能夠抑制重量、成本,并且能夠提高強度。
如上述加強板將其周緣焊接在構架上,周緣以外相對于構架形成為空心狀,則能夠用少的焊接部位提高焊接強度,能夠降低焊接成本。另外,能夠增大構架的截面,能夠提高構架的剛性。
如在上述三叉狀部的前方設置被焊接到上述主構架上的樞軸板,則對樞軸板的后方進行加強,所以,載荷難以傳遞到樞軸板,樞軸板不變形。這樣,能夠不需要樞軸板的加強,能夠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如上述主構架在其下方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橫向構件,上述加強構件覆蓋直到上述橫向構件的端部,則能夠增加主構架、后構架、橫向構件的連接強度。
如在上述后構架上方后端具有載物架,則即使來自載物架的載荷沿后構架傳遞,后構架也能夠借助于三叉狀部的加強以良好的效率進行支承。
如具有車座軌,該車座軌從上述主構架的中間部朝后方延伸,在其上方具有上述車座和載物架,上述后構架的后端連接到車座軌,則即使來自車座及載物架的載荷沿后構架傳遞,也能夠借助于三叉狀部的加強,以良好效率對來自車座及載物架的載荷進行支承。
附圖說明
圖1為適用了本實施方式的車架的機動二輪車的側視圖。
圖2為車架的立體圖。
圖3為車架的三叉狀部近旁的放大側視圖。
圖4為車架的三叉狀部近旁的放大正視圖。
圖5為車架的三叉狀部近旁的放大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而且,以下說明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這樣的方向如不特別記載,則與相對于車身的方向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49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閥裝置
- 下一篇:液體噴射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