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藥口服貼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4814.1 | 申請日: | 201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9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磊;張梅;劉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磊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47/38;A61K9/70;A61P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 口服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口服貼片,該中藥口服貼片由含藥的粘附層和不溶于水的保護層組成,其中含藥粘附層含有中藥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中藥提取物含有如下組分的提取物:甘桔、大黃、桑寄生,淡竹葉茯苓,生地、白芨、麥冬、白芍、山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升麻、神曲和澤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含藥粘附層含有0.1~15mg的中藥提取物。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含藥粘附層還含有卡波普、冰片、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
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不溶于水的保護層由乙基纖維素、食用色素組成。
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所述中藥提取物中使用的各中藥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甘桔100-110份、大黃110-130份、桑寄生20-40份,淡竹葉5-15份,茯苓10-15份,生地4-8份、白芨1.5-3份、麥冬6-8份、白芍5-8份.山藥2-20份、白花蛇舌草1-5份、半枝蓮1-5份、升麻1-2份、神曲5-7份、澤瀉5-15份。
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所述中藥提取物中使用的各中藥組分還包括生山楂和當歸,所述山楂、當歸與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山楂3~5重量份,當歸10-25重量份。
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所述中藥提取物中使用的各中藥組分還包括天花粉和山茱萸,所述天花粉和山茱萸與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天花粉5.6~7重量份、山茱萸10重量份。
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其中,含藥的枯附層含有中藥提取物3-10mg、卡波普2-4mg、冰片8-9mg、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5-10mg、羧甲基纖維素鈉10-20mg、硬脂酸鎂0.1-0.5mg、滑石粉0.1-1mg;不溶于水的保護層含有乙基纖維素0.1~3mg、食用色素1~5μg。
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中藥口服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中藥提取物中的各組分用乙醇回流,提取2-3次,濾液濃縮成浸?膏,加水使浸膏成混懸液,經大孔樹脂,水洗脫,洗脫液脫色后濃縮,真空干燥、粉碎過篩或噴霧干燥得到細粉狀提取物;
(2)中藥提取物與冰片、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混合,制粒,干燥;加入卡波普、滑石粉和硬脂酸鎂,混勻后壓片,涂保護層。
10.一種治療口腔潰瘍的中藥口服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口服貼片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而成的:
(1)將中藥提取物中的各組分用乙醇回流,提取2-3次,濾液濃縮成浸膏,加水使浸膏成混懸液,經大孔樹脂,水洗脫,洗脫液脫色后濃縮,真空干燥、粉碎過篩或噴霧干燥得到細粉狀提取物,其中,中藥提取物包含甘桔、大黃、桑寄生,淡竹葉,茯苓,生地、白芨、麥冬、白芍、山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升麻、神曲、澤瀉;
(2)中藥提取物與冰片、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混合:加入卡波普、滑石粉和硬脂酸鎂,混勻后壓片,涂保護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磊,未經王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48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