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14644.7 | 申請日: | 201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4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彬;關剛;張永龍;李國棟;楊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天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1/20 | 分類號: | C07C31/20;C07C29/1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低硫高濃 co 變換 循環(huán) 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特別是適用于利用電石爐尾氣合成乙二醇生產工藝中。
背景技術:
目前,CO氣體變換催化劑主要有三大類,鐵鉻系、銅鋅系、鈷鉬系。鐵鉻系起活溫度高,反應劇烈,溫度難以控制,需要使用大水汽比條件;銅鋅系使用的溫度范圍較窄,適宜原料氣組份穩(wěn)定、雜質含量少的氣體;鈷鉬系起活溫度中等,溫度范圍較寬,因活性組份為硫化物,為保持其活性與穩(wěn)定性,原料氣中需要一定的硫含量。
對于硫含量較低的高濃CO氣體而言,使用鈷鉬催化劑進行氣體變換相對更為科學合理。但是,在變換過程中一般需要向混合氣中補入大量的硫化物,氣體變換后過量硫化物需要進行處理,否則會對后續(xù)系統(tǒng)產生不利影響,且過量硫化物的處理有一定的難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本專利提出了一種補硫與硫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用于超低硫含量(硫化物含量≤100mgS/m3)、高濃CO混合氣(CO含量≥60%,V/V)使用鈷鉬催化劑變換過程的補硫,可有效降低硫的補入量、提高硫的循環(huán)利用率。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變換前向CO混合氣中補入適當?shù)腍2S,變換后對氣體中的H2S進行吸附濃縮并脫除,之后對吸附濃縮的H2S進行再生回收,補入CO混合氣中循環(huán)使用,進而有效降低CO混合氣中的補硫量、提高硫在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利用、減少硫對后續(xù)系統(tǒng)的不利影響。
所述的一種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CO混合氣中補入的H2S由硫化鈉和硫酸反應而得。
所述的一種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變換后CO混合氣中H2S的吸收采用液相或固相吸附,通過調節(jié)溫度或壓力將吸附的H2S脫附出來。
所述的一種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變換后脫附出來H2S返回變換工序前加入CO混合氣中,從而實現(xiàn)H2S的濃縮與循環(huán)使用。
本發(fā)明通過對超低硫高濃CO氣變換補硫與循環(huán)利用進行研究,解決了使用鈷鉬催化劑進行氣體變換時硫化物補入量太大及氣體變換后過量硫化物需要處理的難題,可有效降低CO混合氣中的補硫量,提高硫在系統(tǒng)中的循環(huán)利用,減少硫對后續(xù)系統(tǒng)的不利影響。本發(fā)明可廣泛應用于利用電石爐尾氣合成乙二醇生產工藝中。
另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H2S可由硫化鈉和硝酸反應而得;
另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H2S可由硫化鈉和鹽酸反應而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天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新疆天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46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推臺鋸操控系統(tǒng)內嵌式機座
- 下一篇:東水西送調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