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虻繁殖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3625.2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4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愛華;李龍;譚土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南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41800 江西省贛州市全***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繁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虻的養殖裝置,尤其是水虻繁殖器。
背景技術
水虻幼蟲老熟后,需要離開糞肥去找相對干燥的地方化蛹。目前,人工養殖水虻通常是將水虻幼蟲放入裝有糞肥的飼養盆,水虻幼蟲老熟后沿盆壁四處爬出,掉落飼養盆下方的收集箱。如果將飼養盆多層架放,蟲子出來時容易掉落到下層飼養盆中,不利于收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引導老熟水虻幼蟲按指定設計線路爬出的水虻繁殖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底板2、后圍4、前板1和兩塊側板3合圍成高度為16—24cm的船形容器;后圍4及兩塊側板3與底板2垂直布置;前板1與底板2傾斜布置,前板1與底板2的夾角為100度——130度;后圍4為弧形結構,在后圍4上設有把手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據觀察水虻幼蟲的特性,本發明設計成后圍4及兩塊側板3與底板2垂直布置,前板1與底板2傾斜布置,老熟水虻幼蟲往往從傾斜布置前板1爬出,解決了飼養盆多層架放時不易收集老熟水虻幼蟲的難題,為實現水虻的工廠集約化生產提供了技術可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中:1.?前板,2.?底板,3.?側板,4.?后圍,5.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底板2、后圍4、前板1和兩塊側板3合圍成高度為16cm的船形容器;后圍4及兩塊側板3與底板2垂直布置;前板1與底板2傾斜布置,前板1與底板2的夾角為130度;后圍4為弧形結構,在后圍4上設有把手5。
實施例2:底板2、后圍4、前板1和兩塊側板3合圍成高度為20cm的船形容器;后圍4及兩塊側板3與底板2垂直布置;前板1與底板2傾斜布置,前板1與底板2的夾角為120度;后圍4為弧形結構,在后圍4上設有把手5。
實施例3:底板2、后圍4、前板1和兩塊側板3合圍成高度為24cm的船形容器;后圍4及兩塊側板3與底板2垂直布置;前板1與底板2傾斜布置,前板1與底板2的夾角為100度;后圍4為弧形結構,在后圍4上設有把手5。
工廠化生產時,將水虻繁殖器多層架放,上層水虻繁殖器的前板位置稍微突出下層水虻繁殖器的前板位置,水虻幼蟲老熟后,從層疊放置的水虻繁殖器的前板爬出,落入地面的收集裝置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南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未經全南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36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