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3601.7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9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武斌;王慰;康威;胡慶慶;王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L1/22 | 分類號: | G01L1/2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35 江蘇省無錫市新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點陣 柔性 壓力 分布 傳感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柔性襯底(31a)及位于所述第一柔性襯底(31a)下方的第二柔性襯底(31b),第一柔性襯底(31a)上設置若干均勻分布的行電極(35),所述行電極(35)上覆蓋有電連接的行電極力敏油墨(74),第一柔性襯底(31a)上對應于設置行電極(35)的另一端設有行引出電極(23a),所述行引出電極(23a)與行電極(35)相匹配并電連接;
第二柔性襯底(31b)上設置若干均勻分布的列電極(36),所述列電極(36)上覆蓋有電連接的列電極力敏油墨(75),第二柔性襯底(31b)對應于設置列電極(36)的另一端設有列引出電極(23b),所述列引出電極(23b)與列電極(36)相匹配并電連接;
第一柔性襯底(31a)對應設置行引出電極(23a)的一端與第二柔性襯底(31b)對應設置列引出電極(23b)的一端絕緣后粘結固定,且使得行電極(35)與列電極(36)間呈縱橫交錯分布,行電極(35)通過行電極力敏油墨(74)與列電極(36)的列電極力敏油墨(75)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電極力敏油墨(74)的材料包括油墨溶劑、油墨粘合劑及導電納米粒子;列電極力敏油墨(75)與行電極力敏油墨(74)的材料組份設置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油墨溶劑與油墨粘合劑的質量比為1.5~6:1;油墨粘合劑與導電納米粒子的質量比為5~15:1;油墨溶劑為2-丁酮、乙二醇醚、四氫呋喃中的一種或幾種;油墨粘合劑為聚丙烯粘合劑、天然或人工合成橡膠粘合劑、環氧樹脂粘合劑、硅橡膠粘合劑中的一種或幾種,導電納米粒子的直徑為1~1000nm,導電納米粒子為碳粉、石墨烯、碳納米管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油墨溶劑與油墨粘合劑的質量比為1.8~3:1;導電納米粒子的直徑為15~5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柔性襯底(31a)對應設置行引出電極(23a)的端部設有用于將行引出電極(23a)引出的第一挖除區(13a),所述第一挖除區(13a)貫通第一柔性襯底(31a);第二柔性襯底(31b)對應設置列引出電極(23b)的端部設有用于將列引出電極(23b)引出的第二挖除區(13b),所述第二挖除區(13b)貫通第二柔性襯底(31b)。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柔性襯底(31a)與第二柔性襯底(31b)通過印刷UV油墨并固化后絕緣粘結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電極力敏油墨(74)印刷覆蓋于相應的行電極(35)上,且相鄰的行電極(35)間形成第一凹坑(81),所述第一凹坑(81)的深度從行電極(35)對應印刷行電極力敏油墨(74)的表面延伸到第一柔性襯底(31a)表面;所述列電極力敏油墨(75)覆蓋于相應的列電極(36)上,且相鄰的列電極(36)間形成第二凹坑(82),所述第二凹坑(82)的深度從列電極(36)對應印刷列電極力敏油墨(75)的表面延伸到第二柔性襯底(31b)的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電極力敏油墨(74)印刷覆蓋于相應的行電極(35)上,且相鄰的行電極(35)間形成第一凹坑(81),所述第一凹坑(81)的深度從行電極(35)對應印刷行電極力敏油墨(74)的表面延伸到第一柔性襯底(31a)表面;所述列電極力敏油墨(75)覆蓋于相應的列電極(36)上,并覆蓋于相鄰列電極(36)間的第二柔性襯底(31b),以在第二柔性襯底(31b)上形成列力敏油墨接觸平面(9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電極力敏油墨(74)印刷覆蓋于相應的行電極(35)上,并印刷覆蓋于相鄰行電極(35)間的第一柔性襯底(31a)上,以在第一柔性襯底(31a)上形成行力敏油墨接觸平面(91);所述列電極力敏油墨(75)印刷覆蓋于相應的列電極(36)上,并印刷覆蓋于相鄰列電極(36)間的第二柔性襯底(31b),以在第二柔性襯底(31b)上形成列力敏油墨接觸平面(92)。
10.一種點陣型柔性壓力分布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壓力分布傳感器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提供柔性襯底材料,所述柔性襯底材料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柔性襯底(31a)及第二柔性襯底(31b);
(b)、在上述柔性襯底材料上通過絲網印刷得到所需第一柔性襯底(31a)及第二柔性襯底(31b)對應的器件邊框(24);
(c)、在上述第一柔性襯底(31a)通過絲網印刷分別得到行電極(35)、行引出電極線(22a)、行引出電極(23a)及第一挖除區邊框(25a),行電極(35)位于第一柔性襯底(31a)的第一傳感區(11a);并在第二柔性襯底(31b)上通過絲網印刷分別得到列電極(36)、列引出電極線(22b)、列引出電極(23b)及第二挖除區邊框(25b),且在第一柔性襯底(31a)與第二柔性襯底(31b)的結合部印刷得到裁剪線(40);列電極(36)位于第二柔性襯底(31b)的第二傳感區(11b);
(d)、在第一傳感區(11a)及第二傳感區(11b)上印刷所需的力敏油墨,得到覆蓋行電極(35)的行電極力敏油墨(74)及覆蓋列電極(36)的列電極力敏油墨(75);
(e)、沿第一挖除區邊框(25a)挖除第一柔性襯底(31a)的襯底材料,形成第一挖除區(13a),并沿第二挖除區邊框(25b)挖除第二柔性襯底(31b)的襯底材料,形成第二挖除區(13b);
(f)、在上述第一柔性襯底(31a)上對應的行電極引出區(12a)印刷UV油墨,并使得行引出電極(23a)裸露;同時,在第二柔性襯底(31b)上對應的列電極引出區(12b)印刷UV油墨,并使得列引出電極(23b)裸露;
(g)、利用UV燈使得上述印刷后的UV油墨進行初步固化;
(h)、在上述第一柔性襯底(31a)上對應第一傳感區(11a)及行電極引出區(12a)外的區域再次印刷UV油墨,并在第二柔性襯底(31b)上對應第二傳感區(11b)及列電極引出區(12b)外的區域再次印刷UV油墨;
(i)、將上述第一柔性襯底(31a)與第二柔性襯底(31b)沿裁剪線(40)翻轉,并使得第一柔性襯底(31a)與第二柔性襯底(31b)對應印刷UV油墨的表面相接觸,并再利用UV燈使得第一柔性襯底(31a)與第二柔性襯底(31b)通過UV油墨絕緣后粘結固定;
(j)、沿器件邊框(24)及裁剪線(40)對柔性襯底材料進行裁剪,得到所需的壓力分布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未經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36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加溫加壓泡沫水泥漿密度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型衡器的檢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