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3577.7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2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高樹中;馬玉俠;杜冬青;高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8 | 分類號: | A61K36/888;A61K9/06;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355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外用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痤瘡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青春期的男女,發病率較高,有調查發現中學生中痤瘡發病率男性占45.6%,女性占38.5%。現代醫學多稱為“粉刺、“暗瘡”、“青春痘”,以面部、背部甚至頭皮部的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和瘢痕為其特征,易反復發作。本病常發生在暴露部位,若未及時處理或治療不當,可形成色素沉著甚至遺留瘢痕,不僅影響患者的容貌,而且使患者日常活動、工作、社交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擾,可能因此產生自卑感和社交恐懼等問題。
現代醫學認為痤瘡是一個多因素的疾病,發病機理除了主要與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導管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增殖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外,飲食不節,睡眠、情緒緊張、化學刺激均可導致本病加重。西醫多采取對癥治療,常用的有抗雄性激素類藥物、抗生索、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抗角化以及維生素等藥物。由于此病易復發,難根治,長期服用難免有副作用。中醫認為痤瘡主要由于素體陽熱偏盛,肺經蘊熱,復受風邪,熏蒸于頭面、胸背而發為瘡疹;過食辛辣肥甘厚味,或脾氣不足,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停,郁久化熱,致濕熱內生,蘊于腸胃,不能下達,循經上蒸頭面;風熱之邪侵入體內,日久波及血分,或素體血熱,致血熱郁滯于面部,發為痤瘡。中醫藥治療痤瘡有中藥內服、外用及針灸等方法。其中,中藥外敷治療痤瘡臨床療效確切,具有藥效直達患處、操作簡便的優點,同時避免了內服中藥口感差、針刺疼痛等缺點。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西藥具有毒副作用、內服中藥口感差和針刺疼痛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效、安全且無痛苦的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蟬蛻25-35份,連翹10-15份,綠豆皮10-20份,酒大黃25-35份,乳香25-35份,沒藥25-35份,烏梅肉25-35份,僵蠶25-35份,五倍子10-20份,白附子10-20份,白芷10-20份,冰片4-8份。
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蟬蛻30份,連翹12份,綠豆皮15份,酒大黃30份,乳香30份,沒藥30份,烏梅肉30份,僵蠶30份,五倍子15份,白附子15份,白芷15份,冰片6份。
本方為發明者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是針對痤瘡的病機特點,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并遵循藥物外用的原則而創作的用方,配方中各藥物原料的功效如下:?
蟬蛻:甘,寒,歸肺、肝經。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連翹: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綠豆皮:甘,寒,歸肺、肝經。清暑止渴,利尿解毒,退目翳。用于暑熱煩渴,泄瀉,痢疾,水腫,丹毒,目翳。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其炮制方法可按照《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二版)所公開的方法進行。
乳香、沒藥:活血化瘀,常相須為用,如《本草綱目》曰:“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
烏梅肉:取凈烏梅,水潤使軟或蒸軟,去核。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癥。內服可止血,外敷能消瘡毒,并治胬肉外突。
僵蠶:咸、辛,平,歸肝、肺、胃經。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五倍子: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用于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
白附子:辛,溫,有毒,歸胃、肝經。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白芷:辛,溫,歸胃、大腸、肺經。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于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中醫藥大學,未經山東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35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路接觸網動態高壓隔離系統
- 下一篇:一種錳銅電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