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13382.2 | 申請日: | 201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4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倪春鋒;李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中孚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02 | 分類號: | D02G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5628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純紡精梳 牦牛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動物纖維紡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純紡精梳牦牛絨的制條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牦牛絨幾乎是中國特有的紡織原料,具有手感滑糯、彈性好、吸濕放濕性能好、耐磨耐起球、纖維強力高的特征,優質絨平均細度19μm,具有唯一能與羊絨媲美、甚至超過羊絨的服用性能,適合做高檔精紡服裝面料。但是牦牛絨纖維長度短且差異大、纖維的卷曲較少且卷曲形態不規則、比電阻高容易產生靜電、鱗片呈環狀、粗細混雜,這些指標特征決定了該種纖維長期以來主要采用粗紡工藝,產品主要是針織類牦牛絨線,牦牛絨針織衫、褲,牦牛絨大衣呢等,附加值低,國內外尚未出現采用毛型工藝生產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將提供一種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的制備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所述的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一)、原料預處理:由于牦牛絨纖維粗細差異大、異色毛多,要進行精梳紡紗,應將牦牛絨纖維首先進行分揀、去異纖、洗絨,然后在分梳機上預梳理;(二)、和毛工序:在和毛機上進行,對牦牛絨纖維逐層噴灑和毛油和抗靜電劑,并控制回潮率,放置8-12小時;其中:和毛油的加入重量為牦牛絨纖維總重量的0.4-0.5%,抗靜電劑的加入重量為牦牛絨纖維總重量的0.4-0.5%,回潮率控制在20-21%;(三)、梳毛工序:在毛型梳毛機上進行,梳毛工藝直接影響后道工序半制品質量,由于牦牛絨纖維長短不一、比電阻大容易起靜電,在工藝配置上采用柔和梳理、低速度、輕定量、小隔距的工藝原則;具體為:喂入輥速度2.5-3轉/分,錫林速度110-120轉/分,道夫速度7-10轉/分,轉移輥速度150-160轉/分,錫林與工作輥五點隔距控制在0.12-0.19mm,控制生條定量8-10g/m;(四)、針梳工序:采用兩道針梳機進行預梳理,采用小牽伸、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工藝;具體為:牽伸倍數3-6倍,隔距20-25mm,車速30-55m/min,喂入根數3-6根,出條定量10-15g/m;(五)、精梳工序:采用毛型精梳機,采用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工藝;具體為:隔距22-25mm,出條定量14-16g/m,車速140-150鉗次/min;(六)、針梳成球工序:采用兩道針梳,采用小牽伸、小隔距、輕定量、中車速工藝,具體為:牽伸倍數控制在4-6倍,隔距20-25mm,出條定量20g/m,車速40-60m/min。
進一步的,前述的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的制備工藝,其中:在步驟(一)原料預處理中,使絨纖維細度控制在17.5~20μm,纖維長度為17.5~20m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產品為純紡精梳牦牛絨條,為后道紡制純牦牛絨高支精梳紗提供可能,開創了高檔牦牛絨纖維在精梳紗生產的空白。(2)采用毛型精梳和針梳工序,梳理效果好,后道可紡支數高,適合高檔超薄型機織、針織面料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原料:100%白牦牛絨,絨條定量20g/m。
工藝流程:(1)、原料預處理:由于牦牛絨纖維粗細差異大、異色毛多,要進行精梳紡紗,應將牦牛絨纖維首先進行分揀、去異纖、洗絨,經脫色處理,然后在分梳機上預梳理,使絨纖維細度控制在17.5~20μm,纖維長度17.5~20mm,含粗毛<0.2%。
(2)和毛:在和毛機上進行,對牦牛絨纖維逐層噴灑和毛油和抗靜電劑,并控制回潮率,放置8-12小時;其中:和毛油的加入重量為牦牛絨纖維總重量的0.4%,抗靜電劑的加入重量為牦牛絨纖維總重量的0.5%,回潮率控制在21%。
(3)、梳毛:在毛型梳毛機上進行,梳毛工藝直接影響后道工序半制品質量,由于牦牛絨纖維長短不一、比電阻大容易起靜電,在工藝配置上采用柔和梳理、低速度、輕定量、小隔距的工藝原則;具體為:喂入輥速度2.5轉/分,錫林速度110轉/分,道夫速度7轉/分,轉移輥速度150轉/分,錫林與工作輥五點隔距分別控制在0.12、0.14、0.16、0.18、0.19mm,控制生條定量8g/m。
(4)、針梳:采用兩道針梳機進行預梳理,采用小牽伸、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工藝;具體為:牽伸倍數3.2-4.5倍,隔距22-25mm,車速40-55m/min,喂入根數3-6根,出條定量12-15g/m。
(5)、精梳:采用毛型精梳機,采用小隔距、輕定量、低車速工藝;具體為:隔距24mm,出條定量16g/m,車速140鉗次/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中孚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中孚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33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活流式傳輸
- 下一篇:一種THz雷達的收發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