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底載機與分置兜床配套緊身航母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11767.5 | 申請日: | 2012-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開濟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開濟 |
| 主分類號: | B63G11/00 | 分類號: | B63G11/00;B64F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底 分置兜床 配套 緊身 航母 | ||
1.一種船底載機與分置兜床配套緊身航母(圖1),由緊身航母(C),船底載機(A1)與兜床(B)組成的良性協調實體,其特征在于:通過把載機著落與起飛過程從航母甲板轉移到海面進行。航母的尾塢(C3)傾斜伸出用于載機(A1)切漂回收的兜床(B),前端仍保留現行蘇式翅首跨躍起飛的格局,但增添三條平行縱列并與載機船底三撬板底冒出三列滾珠珠頂相切相吻的枕木導軌(C6),并在其右左兩側增設首塢(C4)也傾斜伸出供載機(A2)展翅起飛的浮床(B0),而機庫(C2)在甲板(C1)下面,首塢尾塢均有門通往機庫,以及轉移載機用的平板車(C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船底載機與分置兜床配套緊身航母,其船底載機特征在于:
a、它具有可同時展開和收斂的雙翅(圖3),右左機翅均以寬度為P的四片:P1、P2、P3、P4順序嵌套搭接,并通過翼衍TK串通各片腰部,而翼衍頂端T牢固在P1片的腰部,依序串通P2、P3、P4片后,末端K會聚機身控制機構,實現右左同時展開與合斂。各片的嵌套搭接是寬度之半(即P/2),展開與收斂之差為1.5P,即斂翅后比展翼減小3P的寬度;
b、其船底(圖4),由撬板(A4)和前尖而后寬鴨胸似的腹板(A3)與同步可作縱向擺動的相同的三個三角撐架(A5),以及立撐(A6),斜撐(A7)組成。且三角撐架的AB撐,與立撐,斜撐的根部都定位在腹板上,而其頂端懸掛定位在機身梁架上。其中,三個撬板以“品”字佈局在腹板上,主撬板居中靠前,側撬對稱于后。撬板底部的直槽均嵌有縱列磙珠,珠頂均冒出貼附在撬底的腹板板面,并與后面述及的兜床的三條導軌(B1)相切相吻合。與之相應三個三角撐架各個關節交接點A、B、C軸銷,均插入各自相應的叉頭與隼頭鏈接孔里,如此首尾軸銷鏈接圍成三角形的。而立撐則由上肢GH與下肢HE組成,H是關節交接點的關節鏈接軸銷。而斜撐雖是上肢MN與下肢NF組成,但N則是燕尾與隼的嵌套段,即下肢的隼頭,插入上肢燕尾套,只能作定向伸縮滑移的組合體,且其下肢根部F傾斜牢固在腹板最前端,上肢頂端M關節軸銷,則懸掛定位梁架倒置軸承座孔里。而三個三角撐架,只有AB撐根部B軸銷定位在各自相應撬板的軸承座下(A9)軸孔里,而其頂部各A關節軸銷則懸掛定位在倒置牢固在相應的機身梁架上軸承座(A8)軸孔里。立撐的下肢直立,其根部E牢固的腹板中心,與主撬板,斜撐在同一中心線上,排列第三;立撐上端G關節軸銷,也是懸掛定位在機身梁架倒置的軸承座的支架孔里,所有軸銷的中心線均橫列平行。
唯獨三角撐架的AB撐是可變的,它由汽缸與活塞的組合體,上肢為汽缸、下肢為活塞的組合體,是控制腹板挺出與收腹的主件,其余兩撐BC與CA為定長。
當載著落時(圖4a),此時啟動液壓開關,三個AB撐的汽缸伸到極點長度,三角撐架呈倒立的正直角三角形,即CA為勾邊,AB為股邊,BC為玄,CA撐均貼附在機身梁架,AB撐均直立頂住腹板。此時立撐正中直立支承,斜撐也滿伸斜支,便是載機著落引頸挺腹的姿態。當關閉回收時,(圖4b),AB撐汽缸縮回到極點,長度縮短,于是ABC畸變為等腰三角形,BC撐成為底邊,貼附在腹板上。與此同時立撐折轉,上肢GH貼附機身梁架,直立的下肢H點軸銷頂梁架,觸動開關,被中鉗夾(A10)夾??;斜撐也斜滑向上,下肢套入上肢,直頂梁架時,其軸銷也觸動尾鉗夾(A11),被夾緊抱定,于是整個船底被鎖緊貼附在機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船底載機與分置兜床配套緊身航母,其兜床(圖6)特征在于:由三條導軌(B1)、隔板(B2)、床框(B3)、方格氣墊(B4)和氣囊(B5)組成。這三條平行縱列導軌頂部有凹槽,分別與載機“品”字佈局的撬板底部冒頭的縱列磙珠珠頂相切相吻合。三條導軌通過等距相間的橫列隔板交叉支撐,定位牢固在床框,其底部座落在方格氣墊上。兜床依托尾塢,傾斜伸展,插入海面,有氣囊浮托。首塢伸出的浮床與之一樣,無本質區別,只是前端與海面齊平。翹首的導軌(C6)則是采用枕木直接固定在甲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船底載機與分置兜床配套緊身航母,其緊身航母(圖5)特征在:仍保留原蘇式跨躍起飛供特定使用外,還在翹首左右兩側增設首塢伸展出多條浮床,按順序編號,建立1、3、5和2、4、6輪流開放起飛,同樣設在尾塢擴大兜床數量,也順序編號建立1、3、5和2、4、6實施輪流開放回收。兜床與浮床均為多段鉸鏈,可折疊,或者嵌套組合,可伸縮,貯存于其塢底部(圖-5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開濟,未經楊開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1176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切皮嫁接裝置
- 下一篇:掛簾式風力及振動能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