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在數字化變電站內合并單元中設置多時鐘的方法及應用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9768.6 | 申請日: | 2012-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6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發明(設計)人: | 竹之涵;蔡澤祥;黃毅;劉文澤;蘇忠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思唯奇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 |
主分類號: | H04L7/00 | 分類號: | H04L7/00;H04L12/5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羅觀祥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數字化 變電 站內 合并 單元 設置 多時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在數字化變電站內合并單元中設置多時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個合并單元內部設置兩個以上網卡,每個網卡內部設置一個IEEE1588時鐘;所有網卡均與CPU相互信號連接,所有網卡內的IEEE1588時鐘通過設置在CPU內的1588協議棧進行誤差頻率和Offset調節;在任意一個網卡內:網卡的PHY接口連接以太網,晶振脈沖連接網卡的輸入以驅動網卡內的IEEE1588時鐘,PHY接口與報文識別器相互信號連接,報文識別器與MAC接口相互信號連接,網卡輸出脈沖用于同步采樣。
2.一種在數字化變電站內合并單元中設置多時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個合并單元內部設置兩個相同的網卡。
3.一種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并單元在數字化變電站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最佳主鐘算法來將其中一個網卡內的IEEE1588時鐘設置為主時鐘,將另一個網卡內的IEEE1588時鐘設置為從時鐘。
4.一種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并單元在數字化變電站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兩個網卡內的IEEE1588時鐘各自獨立使用,互為備份。
5.一種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并單元在數字化變電站間實現數據采集同步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兩個變電站內各設置一個主時鐘用于站內同步,每個變電站設置一個合并單元,該合并單元內設置有雙時鐘:變電站一中設置時鐘1A和時鐘1B,變電站二中設置時鐘2A和2B;
第二步,將變電站一中時鐘1A用于站內與主時鐘對時,時鐘1B用于和變電站二進行同步;變電站二中兩個時鐘2A、2B均與本站主時鐘對時,時鐘2A用于本站;時鐘2B作為主時鐘,周期性的向對端變電站一中的時鐘1B發送同步,時鐘1B作為從時鐘;同時主時鐘2B接收從時鐘1B發送過來的報文,使從時鐘1B的時鐘變化率與主時鐘2B的變化率一致,實現主從時鐘的調諧;
第三步,當變電站一在時間t1時刻采樣,采用時間補償方法,變電站二取時刻為t2=t1+ΔT的采樣值,即可實現采樣值同步,當線路故障時,實現站間縱差保護;變電站一與變電站二之間采樣值時間差ΔT按式(1)計算得出:
ΔT=Offset+Delay+Δt????(1)
式中,Offset為從時鐘與主時鐘之間的偏移,Delay為網絡延遲時間,Δt為時鐘1B與1A之間的時鐘偏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合并單元在數字化變電站間實現數據采集同步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時鐘與從時鐘之間的偏移Offset=Ts1-Tm1;其中,Tm1為主時鐘發送同步報文的時刻,Ts1為從時鐘接收報文的時刻。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合并單元在數字化變電站間實現數據采集同步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延遲的時間Delay按如下公式計算:
Delay=(Delay1+Delay2)/2
Delay1=(Tm3+Offset)-Ts
Delay2=Ts4-(Tm3+Offset)
其中,Ts為從時鐘在收到同步報文信息后發出延遲請求信息包的時刻,Tm3為主時鐘收到延遲請求信息包的接收時間,Ts4是從時鐘接收到延時響應信息包的時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思唯奇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未經廣州思唯奇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76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身份認證的通訊裝置
- 下一篇:監測煤炭地下氣化工作面溫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