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戶認證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9737.0 | 申請日: | 201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9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良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孫寶海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戶 認證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IT設備認證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網絡地址轉換444(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444,NAT444)的門戶(Portal)認證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公有IPv4地址即將枯竭,IPV6技術還未能成熟商用,NAT444技術是公認的過渡技術之一。
NAT444方案主要思想是將NAT44部署位置提高,由運營商部署運營級NAT44設備CGN,同時與用戶側的NAT組成兩級地址轉換,形成三塊地址空間,即用戶側私有地址、運營商私有地址、公網地址。這也是NAT444名稱的由來。NAT444方案可以提高IPv4地址的復用率,緩解地址枯竭問題,而且便于部署,只需在匯聚層或者核心層增加CGN設備即可,無需進行較大規模的設備替換。從用戶感知度、技術成熟度和部署難易度等方面考慮,NAT444是目前比較好的方案。
目前,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無線局域網絡)Portal流程圖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終端獲取公網IP地址后,發起對應的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請求(步驟102);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將終端的HTTP請求重定向到Portal地址(步驟104);終端將Portal頁面上輸入的用戶名、密碼等參數發送到Portal,發起認證請求(步驟106);Portal根據終端的公網IP地址獲得BRAS設備地址,將用戶名密碼等參數通過接口傳遞給BRAS設備(步驟108);BRAS設備向AAA發起認證請求(步驟110);AAA回應認證結果給BRAS設備(步驟112);BRAS設備回應認證結果給Portal(步驟114);Portal展示認證結果頁面給終端(步驟116)。
在NAT444環境下,用戶通過WLan?Portal認證上網時,無線網卡首先會獲取一個IP地址,該地址是私網IP地址。當用戶訪問Portal頁面的時候,Portal服務器獲取到的是該私網IP經過NAT以后的公網IP地址。此時WLAN?Portal無法知曉用戶是從哪臺BRAS接入的,后續Portal和BRAS交互的流程也就無法運行,因此無法和BRAS設備進行交換完成認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問題,并因此針對所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基于NAT444的Portal認證的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NAT444的Portal認證方法,包括:BRAS設備將終端的HTTP請求重定向到Portal地址,并攜帶終端的私網IP地址;終端根據Portal地址攜帶終端的私網IP地址訪問Portal;Portal根據終端的私網IP地址獲得BRAS設備地址;Portal根據BRAS設備地址向BRAS設備發起認證請求;BRAS設備向Portal返回認證結果以便展示給終端。
可選地,Portal根據終端的私網IP地址獲得BRAS設備地址包括:Portal根據預配置的私網IP地址和BRAS設備地址的對應關系獲得與終端的私網IP地址對應的BRAS設備地址;預配置的私網IP地址和BRAS設備地址的對應關系中一個私網IP地址對應唯一一個BRAS設備地址。
可選地,Portal根據BRAS設備地址向BRAS設備發起認證請求包括:Portal推送統一認證頁面給終端;Portal接收來自終端的通過統一認證頁面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Portal根據BRAS設備地址向BRAS設備發起認證請求,認證請求中包括用戶名和密碼以及終端的私網IP地址。
可選地,BRAS設備向Portal返回認證結果包括:BRAS設備向AAA發起認證請求;AAA返回認證結果給BRAS設備;BRAS設備將認證結果發給Portal。
可選地,通過UserIP字段攜帶終端的私網IP地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7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雙工干擾處理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環保漿料在交織面料的上漿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