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稻防病壯秧復配粉劑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9360.9 | 申請日: | 201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4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樹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企達農藥開發(f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綏化市廣輝專利事務所 23104 | 代理人: | 武力生 |
| 地址: | 152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防病 壯秧復配 粉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農藥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防病壯秧復配粉劑及制備方法。
目前水稻育苗使用的多種殺菌劑雖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水稻旱育秧面臨著不僅要防病,而且要育壯苗的問題,需要能滿足綜合需求的復配產品,現有的制劑及專利產品防病率達到80-90%,但在壯苗上尚無復配高效產品,這種狀況導致還有10-20%的苗床發(fā)生侵染性立枯病,即使有幸沒得立枯病,秧苗也不壯,實現不了育壯秧奪高產的目標。現有的育苗產品表現為前期藥劑、養(yǎng)分集中急劇釋放,秧苗徒長。后期藥效不持久、養(yǎng)分嚴重不足。導致苗弱、莖瘦、根系萎縮、根數減少、根色由白變黃,造成秧苗綜合素質不高,苗床幾乎無分蘗,秧苗三葉期百株鮮重只有十幾克。主要原因是在水稻育秧的30-40天時段的土壤里,藥、肥、酸釋放時期與秧苗需求不協調,營養(yǎng)失衡;育苗產品的成分也陳舊落后,缺少應用最新科研成果的能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系在本公司原發(fā)明專利(專利名稱:立枯病復配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ZL01?1?14186.7)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點創(chuàng)新和完善。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稻防病壯秧復配粉劑,該粉劑采用現代農業(yè)的最新產品進行科學復配,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這一領域出現的需求不協調,營養(yǎng)失衡等缺陷,為水稻增產、高產、栽培出高素質的秧苗提供了保障,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種水稻防病壯秧復配粉劑包括殺菌劑、調酸劑和營養(yǎng)劑,所述的殺菌劑有效成分含量分別為:惡霉靈1-2%,甲霜靈0.5-1.5%,大蒜素1-3%,緩釋劑0.3-0.5%,余量為載體;所述的調酸劑有效成分含量分別為:硫酸4.0-4.5%,稻殼粉4.0-4.5%,固體酸5-8%,腐植酸8-10%,氨基酸1-5%;余量為煤矸石粉;所述的營養(yǎng)劑有效成分含量為:硫酸銨30%-38%,磷酸一銨20%-29%,硫酸鉀或氯化鉀10%-15%,磷酸二氫鉀5%-8%,硫酸鋅0.5%-1.0%,硅、硼、鉬、錳、鐵、鈣、鎂、中微量元素0.5-1.0%,康多酚、甲殼素總含量0.1-0.3%,余量為陶土。
其制備方法有以下步驟:
1、制備殺菌劑,將惡霉靈1-2%,甲霜靈0.5-1.5%,大蒜素1-3%進行超細粉碎,達到60目標準篩后,添加緩釋劑0.3-0.5%和93—97.2%載體,用多維攪拌器攪拌10min,合格后裝袋。
2、制備調酸劑,首先將工業(yè)硫酸4.0-4.5%,稻殼粉4.0-4.5%,在調酸槽中混拌均勻,使稻殼粉碳化達到60-70%后,直接將其倒入攪拌機中與達到6.0mm細度的8—10%腐植酸、1—5%氨基酸、5—8%固體酸、60—70%煤矸石粉等原料攪拌均勻,攪拌時間8min,合格后裝袋。
3、制備營養(yǎng)劑,首先將康多酚、甲殼素0.1-0.3%,0.5—1.0%微量元素肥,
0.3—0.5%緩釋劑原料用15—20%的陶土稀釋20倍,稀釋攪拌時間20min,再與30—38%硫酸銨,20—29%鱗酸一銨,10—15%硫酸鉀或氯化鉀10—15%,5—8%的磷酸二氫鉀,0.5—1%的硫酸鋅二次合成攪拌,時間15min,合格后裝袋。
4、將上述殺菌劑、調酸劑和營養(yǎng)劑三袋裝入一個外包裝袋內。
所述的殺菌劑載體為白陶土。
所述的緩釋劑為粉劑類農用緩釋劑。
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
1、產品由2袋(藥、酸)增加為3袋(藥、肥、酸),增加了肥袋養(yǎng)分成分,為壯苗奠定了基礎。其中藥、肥、酸單獨包裝,保證了產品從生產到使用期間的質量。使用時與土直接混拌,簡單方便。
2、藥袋中增加了農藥粉劑緩釋劑,控制了主含量惡霉靈的前期集中釋放,為苗床全程有效地防治各種土傳病害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加了大蒜素,使藥袋由原來的二配變成了了三配。大蒜素是天然廣譜抗菌、抑菌和殺菌物質,應用于作物栽培方面,不僅可防病,而且還有利于促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針對水稻苗期立枯病的病原菌具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企達農藥開發(fā)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企達農藥開發(f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36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效能合頁式風能動力機
- 下一篇:赤紅球菌及其在降解苯酚污染物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