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體生態修復的凈化裝置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9319.1 | 申請日: | 2012-01-13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6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發明(設計)人: | 夏志祥;林海蓮;朱明石;裴斐;何金濤;鐘佳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趙磊 |
地址: | 51038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體 生態 修復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凈化裝置,尤其是涉及對水體進行生態修復的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大量的含氮、磷、有機質的污染物進入池塘、湖泊、河流等水體,其中的營養物質會引起藻類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導致水體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而進入水體內的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質能直接作用水體的生命物體,進而產生破壞良性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的現象。而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對水體的污染日益加重,對人類的生存產生不利的影響。?
目前常見的對污染水體進行治理的手段包括工程技術手段和生態技術手段。工程技術手段主要是通過直接作用于水環境的非生態因子以達到水質改善的目的,如造流技術,增氧技術,底泥疏浚技術等,其作用比較單一,能耗較大,且不能實現水體生態的修復。生態技術中多用生態浮島的方式進行,通過建造種植有挺水植物的浮島,對污染水體進行治理。因為生態浮島具有施工維護管理簡便,具有凈化水質,美化景觀等優點而作為目前水體修復的常用生態技術之一。任何植物對其所依賴的環境都是有一定要求的,由其本身對環境的耐受性決定。當水體所含污染物的濃度超越植物生存閾值時,就會出現生態浮島植物大片枯死的現象。而現有的生態浮島技術在植物的馴化和配置上不具有系統性,致使生態浮島植物的抗逆性較差,生長狀況不佳,凈化效果不強,景觀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綜合凈化效果好、功能多樣化的用于水體生態修復的凈化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水體生態修復的凈化裝置,它包括空中浮島、水面浮島和水下浮島,其中空中浮島包括支撐框架和設置在支撐框架上的陸生植物,水面浮島包括浮島單元和挺水植物,水下浮島包括微生物掛膜部件和沉水/浮葉植物,其中浮島單元包括挺水植物種植區域和沉水/浮葉植物種植區域,支撐框架設置在水生植物種植區域上,微生物掛膜部件懸掛在水生植物種植區域的下方,沉水/浮葉植物設置在沉水/浮葉植物種植區域內。?
空中浮島內種植陸生植物,用于凈化空氣環境,還可以提供景觀美化效果,水面浮島種植挺水植物,其根系延伸至水體中,不僅可以吸收水體中的養分,還可以形成微生物附?著環境,有利于生態系統發揮作用,水下浮島通過設置微生物掛膜部件,促使微生物附著,進一步提高水體凈化處理能力,通過選擇合適的沉水/浮葉植物,提供微生物附著的生境系統,通過疊置設置的三個浮島,形成立體的生態環境,綜合凈化效果好,整體適應性廣泛。?
所述挺水植物種植區域包括浮板、浮筐和植物種植籃,其中浮板上設有嵌入植物種植籃的植物種植孔,浮筐設置在浮板下方,其內部設有填料,植物種植籃中設有種植基質,挺水植物種植在該種植基質中,所述沉水/浮葉植物種植區域設置在相鄰兩個所述挺水植物種植區域之間。通過間隔設置挺水的水生植物和漂浮的沉水/浮葉植物,充分利用太陽光,保證各種植物生長的需要,同時利用填料吸附水中的氮磷營養物質,同時可以作為微生物掛膜載體,增加浮島單元內微生物種類和總量,配合水生植物提高凈化效果。?
所述水生植物種植區域和沉水/浮葉植物種植區域面積之比為1∶1-5∶2。保證景觀效果的同時,提高水體凈化效率。?
所述的微生物掛膜部件懸掛在所述浮筐的下方。可以在水中形成立體的微生物環境,進一步提高水體凈化的效果。?
在所述浮筐內的所述填料為陶粒。方便吸附水中的營養物質,促進植物根系生產,并提供一定浮力。?
在所述空中浮島上設有太陽能噴淋系統。用于為空中浮島內的陸生植物提供水分,使用太陽能無需外接電源,提高在野外環境的適應性。?
本發明的優點是:可以按照不同植物的生長需要構建成一個立體的生態環境,同時對水體及水體上方的空氣進行凈化,微生物容易附著,有利于構建良好的生態平衡,多層次的結構適應性強,同時還可以營造豐富的景觀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TN去除效率圖;
附圖4為TP去除效率圖;
1、空中浮島,2、水中浮島,3、水下浮島,4、支撐框架,5、陸生植物,6、浮島單元,7、水生植物,8、微生物掛膜部件,9、沉水/浮葉植物,10、浮板,11、浮筐,12、植物種植籃,13、植物種植孔,14、填料,15、種植基質,16、沉水/浮葉植物種植區域,17、挺水植物種植區域,18、太陽能噴淋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3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