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植物系統處理硝基苯類和苯胺類廢水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9244.7 | 申請日: | 2012-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7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張有賢;劉振龍;劉威;楊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蘭州大學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馬正良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植物 系統 處理 硝基苯 苯胺 廢水 方法 | ||
1.一種利用植物系統處理硝基苯類和苯胺類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改良土壤酸堿性
對旱地、洼地、濕地、灘涂、沼澤地為堿性土壤的,施用腐熟的細碎顆粒天然有機肥—廄肥,施用量為2噸/畝;酸性土壤施用碳酸鹽類石灰改良劑,碳酸鹽類石灰改良劑施用量為0.1~0.25噸/畝,直到土壤pH為6~7或pH為7;
b.楊樹、柳樹、槐樹、冰草和蘆葦的種植
將楊樹、柳樹、槐樹、冰草混種在上述旱地、洼地、灘涂地上:楊樹、柳樹、槐樹行距×株距為5×5米,樹下條播冰草,冰草條播行距為15~25厘米,種子播種量為1.2~1.5千克/畝;
選取分蘗后的蘆葦幼苗,將蘆葦苗從育苗田中起出,按株行距為1m×1m進行栽植,每穴3~5株,栽種在濕地、沼澤地中;
c.廢水澆灌。
旱地、洼地、灘涂、濕地、沼澤地上布設水管及布水器,引含硝基苯類和苯胺類廢水定期均勻澆灌:澆灌時間為當年4月到11月,每10天澆灌一次,每次澆水量為50m3/畝;
d.植物處理
楊樹、柳樹、槐樹的落葉、樹枝收集后安全填埋;冰草和蘆葦在每年11月生長期結束后刈割安全填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蘭州大學,未經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24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尼龍樹脂組合物
- 下一篇:老年代步車避險急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