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及其應用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9151.4 | 申請日: | 2012-01-13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66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發明(設計)人: | 靳志軍;梁瑞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內曝氣 中空 纖維 載體 模塊 及其 應用 方法 | ||
1.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它包括載體元件(1)、上布氣管(2)、下集氣管(3)、支撐管(4)、進氣口(5)、吹掃口(6)、藥洗連接口(7)、藥液回流口(8)。其特征在于,進氣口(5)和藥液回流口(8)分別位于上布氣管(2)之上,吹掃口(6)和藥洗連接口(7)分別位于下集水管(3)之上,通過兩根支撐管(4)與上布氣管(2)和下集氣管(3)構成內曝氣中空纖維生物膜載體模塊的組裝框架,且支撐管(4)與上布氣管(2)和下集氣管(3)不相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其特征在于,由上布氣管(2)、載體元件(1)上的中空纖維(103d)的內腔和下集水管(3)形成通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其特征在于,載體元件(1)的中空纖維(103d)和實心纖維(103e)呈簾狀平行且間隔排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其特征在于,纖維模塊(103)全部由中空纖維(103d)呈簾狀平行封裝,但是在封裝槽(103a)之內的中空纖維(103d)暴露內腔和不暴露的內腔以行為單位呈列間隔排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其特征在于,載體元件(1)上的中空纖維(103d)是由有機材料制成的具有疏水性能的中空纖維多孔膜,其微孔的大小為1微米以下,中空纖維(103d)的外徑為0.3~3mm;實心纖維(103e)的直徑為1~1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其特征在于,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的組合形式分為載體元件(1)單排串聯模式和載體元件(1)雙排并列模式兩種方式。
7.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的應用方法是:將內曝氣中空纖維膜載體模塊單元置于生化池(14)中,以并聯方式由管道連接后,把它們的進氣口(5)與閥門(10)、鼓風機(9)通過相應的管路連接,形成供氣系統;把它們的吹掃口(6)與閥門(19)曝氣器(18)通過管路連接,形成曝氣系統;藥液箱(11)、藥洗泵(12)、閥門(13)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它們的藥洗連接口(7)連接,形成清洗系統;它們的藥液回流口(8)和閥門(17)通過管路連接,形成藥液回流系統;然后,將被處理的廢水引入生化池(14)中,把適合處理該廢水的活性污泥直接接種到生化池(14)內,開始進行生物培育,其操作是:打開閥門(10),關閉閥門(13)、(17)和(19),啟動鼓風機(9),在一定的壓力下供入空氣通入上布氣管(2),使空氣中的氧氣均勻的透過中空纖維膜壁為附著在膜壁的生物層供氧,附著在膜外壁上的生物膜層在得到充足的氧氣后形成好氧生物膜,在實心纖維繩及閉路中空纖維膜絲上則形成厭氧生物膜;生物培育過程一般需要5到15天時間;在完成生化膜的培養后即可開始日常運行,按照好氧菌的需氧量供入空氣,并定時通過開啟閥門(19)使曝氣器曝氣,通過曝氣使內曝氣中空纖維生物膜載體模塊的膜絲劇烈抖動,使老化的生物膜脫落,從而維持生物膜活性;?當在長期工作過程中或較長時間停止使用時,內曝氣中空纖維的膜孔會發生污堵,此時應進行藥劑清洗,其具體操作為:關閉閥門(10)和(19),打開閥門(13)和(17),啟動藥洗泵(12),對內曝氣中空纖維絲的膜進行清洗,使其膜微孔得以恢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海思清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91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