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切割系統完成水下切割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8925.1 | 申請日: | 2012-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9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發明(設計)人: | 柳吉蘭;衣衍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吉蘭 |
主分類號: | B23K28/00 | 分類號: | B23K28/00;B23K3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王慶海;王宇楊 |
地址: | 26104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切割 系統 完成 水下 方法 | ||
1.一種利用切割系統完成水下切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連接切割系統各部件,該切割系統包括:引弧系統、供氣系統、切割槍三部分,引弧系統由閘刀開關(5)、低于36伏的引弧電源(6)、導線(7)、銅引弧板(8)組成;供氣系統由工業氧氣瓶(9)和氧氣氣路(13)組成,其作用是為切割槍(12)提供氧氣;切割槍(12)通過氧氣氣路(13)與工業氧氣瓶(9)相連,通過導線(7)與引弧電源(6)相連;
步驟2、連接各部件后,將引弧電源(6)兩極分別接切割槍(12)和銅引弧板(8),閘刀開關(5)處于斷開狀態,引弧電源(6)和工業氧氣瓶(9)始終處在水位線以上;
步驟3、進行水下切割,切割槍(12)、工件(10)、銅引弧板(8)全在水位線以下,關閉閘刀開關(5),夾持水下手工快速切割材料(11)的切割槍(12),送出氧氣,將切割材料(11)端部和銅引弧板(8)接觸并劃動,引燃電弧;
步驟4、待電弧燃燒穩定后,斷開閘刀開關(5),將切割材料(11)端部移到工件(10)處進行切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材料由外部的切割管材和內部的多根切割絲材組成的中空管狀結構,切割管材外側有一層絕緣層;所述切割絲材長度與切割管材長度相同,由外皮和粉芯組成,所述外皮包括兩種材料,一種為低碳鋼08F鋼帶,其化學組成為:以重量百分比計,C?0.05%~0.11%,Si≤0.03%,Mn?0.25%~0.50%,P≤0.035%,S≤0.035%,Ni≤0.25%,Cr≤0.10%,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另一種外皮為鋁帶,兩種不同外皮材料的切割絲材的比例為2∶1~6∶1,所述粉芯以重量百分比計,組成為Cu2O粉3~20%,CuO粉5~25%,Al粉2~10%,稀土鈰1~7%,余量為Fe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管材外側有一層絕緣層;外部的切割管材由復合金屬帶繞制而成,并由此實現切割管材的柔性彎曲,所述切割絲材沿外部管材內壁均布,并在切割管材中心位置形成中空結構;所述切割絲材由外皮和粉芯組成,所述外皮為低碳鋼08F鋼帶,其化學組成為:以重量百分比計,C0.05%~0.11%,Si≤0.03%,Mn?0.25%~0.50%,P≤0.035%,S≤0.035%,Ni≤0.25%,Cr≤0.10%,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粉芯以重量百分比計,組成為Cu2O粉3~20%,CuO粉5~25%,Al粉2~10%,稀土鈰1~7%,余量為Fe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水下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的切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金屬材料為混凝土、磚或巖石。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低碳鋼08F鋼帶替換為SPCC-SD型冷軋鋼帶,化學成分為:以重量百分比計,C≤0.15%,Mn≤0.60%,P≤0.1%,S≤0.025%,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吉蘭,未經柳吉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9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