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BACnet和EIB協議的樓宇自控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8863.4 | 申請日: | 2012-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1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徐佳東;詹永喆;鄭鈞國;徐曉忻;吳明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bacnet eib 協議 樓宇 自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樓宇自控的技術范疇,特別是指基于BACnet和EIB協議的樓宇自控技術及其雙協議轉換方法。
背景技術
樓宇自控領域中,BACnet和EIB協議是贏得廣泛認同和應用的兩大主流國際標準。
歐洲安裝總線(EIB)由Siemens、ABB等企業首先提出,1990年成立的EIBA為EIB的管理機構,2010年EIBA的全球注冊會員突破400;國際上很多知名公司相繼推出符合EIB規范的系列產品,目前已占據歐洲樓宇自動化設備80%的市場。1999年,以EIB為基礎、汲取歐洲另兩個樓宇自控協議(BatiBus和EHSA)配置模式等優點,提出了KNX/EIB協議。2003年,KNX/EIB列入歐洲標準EN50090;2006年,列入國際標準ISO/IEC?14543-3;2007年7月,列入中國標準GB/Z?20965--2007。KNX/EIB(以下簡稱EIB)標準化程度高,協議具有結構簡單、高效穩定的優異特性,是生產高性價比和高可靠性樓宇自控產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EIB源自樓宇照明、百葉窗(窗簾)、安防等控制的共性需求制定協議,采用獨特的組(邏輯)地址高效通信機制,并將樓宇自控產品簡化成兩類:命令發送者--傳感器,命令接收者--執行器;上述考量對于開關量或復雜度一般的控制而言,如照明、安防等控制,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經濟優勢;但當EIB拓展至復雜控制系統時,如供暖制冷及空調系統(HVAC&R),EIB產品受制于協議自身的局限性,始終難有大的作為;EIB協議體系框架內實施HVAC&R工程時,所需的復雜控制功能往往只能求助EIB監控中心、即不得不放棄EIB無需主控制器的點對點(peer?to?peer)分布式控制方式,導致系統復雜度的增大、可靠性和效率的下降。
1987年,美國供暖制冷及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提出BACnet協議;1995年6月,ASHRAE推出BACnet?1995版,同年12月成為ANSI美國國家標準;2003年,BACnet協議批準成為國際標準IS016484--5;2009年10月,BACnet中國協會成立。BACnet源自HVAC&R等控制的共性需求制定協議,將7層OSI模型精簡為4層:低2層引入4種業已得到成功規模應用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以適應不同性價比及保護原有投資的訴求;根據樓宇自控網絡結構較固定的特征,BACnet網絡層功能進行了多方面的簡化--人工配置單一靜態路徑的路由表;對象、屬性、服務定義在BACnet的應用層,借鑒面向對象的設計理念、參照IS0?8824/8825?ASN.1規則對自控設備進行統一的形式化描述,自控設備間的互操作則采用混合模式--間接模式用于樓宇自控設備的樓宇控制功能,直接模式與樓宇自控設備的通信及管理有關。BACnet沿襲工控領域的產品分類法,分為傳感器、執行器和控制器;在樓宇的HVAC&R工程系統中,相應的BACnet自控設備品種豐富、功能完備、性價比高,牢牢占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但當BACnet涉足僅需簡單控制的系統時,如照明及百葉窗(窗簾)系統,BACnet產品亦受制于協議自身的局限性,多年來成效有限差強人意;BACnet協議體系框架內實施照明及百葉窗(窗簾)等工程時,一方面BACnet自控設備的復雜控制功能被束之高閣,另一方面又因BACnet軟硬件資源開銷大,導致其性價比欠佳、競爭力缺失;因此,BACnet智能樓宇中高效智能的HVAC&R與簡單的硬接線(繼電器)照明并存的奇特景象屢見不鮮,2011年5月新落成的杭州某醫院大樓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8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戶接入權限控制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單點登錄的方法和設備